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方的意思、無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方的解釋

(1) [in the wrong way;do not know how;not in the proper way]∶不得法;方法不對

經營無方

(2) [nothing]∶沒有固定的方向、處所、範圍

詳細解釋

(1).沒有方向、處所的限制。謂無所不至。《易·益》:“天施地生,其益無方。” 孔穎達 疏:“其施化之益,無有方所。” 晉 陸雲 《南征賦》:“悲國步之未夷,仰夙興而昧旦。括無方而大誥,集率土而貞觀。”

(2).無定法;無定式。《禮記·檀弓上》:“事親有隱而無犯,左右就養無方。” 鄭玄 注:“方,猶常也。”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劄子》:“天下之事,雖其變無窮,而吾所以待之者,其應無方。” 清 冒襄 《寒夜聽白三彈琵琶歌》:“我彈琵琶本無方,上窮寥廓下蒼茫。”

(3).沒有方法;不得法。《穀梁傳·昭公十九年》:“就師學問無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立本有體,意或偏長;趨時無方,辭或繁雜。” 宋 曾鞏 《勸學诏》:“若訓授無方而取舍失實,亦将論其罰焉。” 鄭觀應 《盛世危言·技藝》:“教習無法,考察無具,奬勸無方,一旦有事,製造無人,則歸咎於 華 人之不可用。”

(4).猶言不拘一格。《孟子·離婁下》:“ 湯 執中,立賢無方。” 朱熹 集注:“方,猶類也。立賢無方,惟賢則立之於位,不問其類也。”《金史·選舉志一》:“前代立賢無方,如版築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簡策者不可勝計。”《清史稿·世祖紀二》:“癸卯,諭曰:‘朝廷立賢無方,比來罷譴雖多南人,皆以事論斥,非有所左右也。’”

(5).謂變化無窮。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灼灼 淮陰 ,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無所不通之謂聖,妙而無方之謂神。”

(6).無與倫比。 漢 牟融 《理惑論》:“況佛身相好,變化神力無方,焉能捨而不學乎?”《晉書·苻堅載記上》:“觀其才略,權智無方。” 唐 李德裕 《進幽州紀聖功碑文狀》:“陛下神武雄斷,智出無方。”


沒有邊際。《易·益》:“天施地生,其益無方。” 程頤 傳:“廣大無窮極也。”《莊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方”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綜合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方法不當或不得法
    指做事沒有正确的方式或缺乏有效手段。例如“經營無方”表示管理方法錯誤。反義詞為“有方”。

  2. 無固定方向或範圍
    描述事物缺乏明确的目标或邊界,如“變化無方”指形态或方向不固定。


二、古籍中的延伸含義

  1. 無定法、無定式
    《禮記·檀弓上》提到“左右就養無方”,指侍奉父母沒有固定模式。類似用法在《文心雕龍》中也有體現,表示語言表達靈活。

  2. 無限、無所不至
    《易經·益卦》中“其益無方”指恩澤沒有邊界;《莊子·天運》用“動于無方”形容變化無窮。

  3. 不拘一格
    《孟子·離婁下》中的“立賢無方”意為選拔人才不受常規限制。


三、現代應用舉例


四、補充說明

英文常譯為“not in the proper way”或“without fixed rules”。需注意,古籍中的“無方”多含褒義(如靈活、包容),而現代用法偏向貶義(如方法錯誤)。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方》的意思

《無方》是指沒有方向、沒有目标、沒有方法的意思。它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缺乏計劃、規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方》的部首是無字頭,由一個無字頭組成。它的拆分筆畫為4畫。

來源

《無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篇中,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方向、沒有目标的狀态。

繁體

《無方》的繁體字為「無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無」的寫法為「毋」,字形類似于「不」,而「方」的寫法為「方」,并且左邊有一個「一」。所以,古代漢字《無方》的寫法為「毋方」。

例句

他做事總是無方,沒有任何計劃和安排。

公司的管理層缺乏方向,整個團隊顯得非常無方。

組詞

無方向、無方案、無方寸之地、無方略、無方可施

近義詞

無計劃、無目标、漫無目的、無安排、雜亂無章

反義詞

有方向、有目标、有計劃、有安排、井然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