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廪的意思、官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廪的解釋

(1).猶官俸。國家發給的俸祿。《三國志·吳志·陸凱傳》:“伏聞織絡及諸徒坐,乃有千數,計其所長,不足為國財,然坐食官廪,歲歲相承,此為無益。” 宋 陸遊 《暑夜》詩:“無功耗官廪,太息負平生。”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我這裡深慚毛義微官廪,那些個少可酬 雲英 逆旅情。”

(2).國庫裡的糧食。《宋史·真宗紀二》:“﹝ 大中 祥符 二年九月﹞丁丑,發官廪振 鳳州 水災。”《宋史·王沿傳》:“又體量 河朔 饑民,所至不俟詔,發官廪濟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廪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官”與“廪”二字構成。從詞義分解來看,“官”指代公職機構或政府官員;“廪”原意為糧倉,後引申為官方儲存或發放的糧食物資,如《說文解字》釋為“穀所振入也”。合而用之,“官廪”特指古代官府供給的糧食或俸祿,常見于史籍與典章制度記載。例如,《宋史·食貨志》提及“官吏月給官廪”,即指官員按月領取的俸糧。

從功能演變分析,該詞在不同曆史時期涵蓋兩類含義:其一為官方糧倉儲備,如《漢書·文帝紀》載“發官廪以赈災民”;其二為官吏薪俸形式,如唐代《通典》所述“官廪依職級分等”。其語義核心始終圍繞“官方供給”與“糧食資源”的關聯性,體現了古代行政體系與賦稅制度的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官廪”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官俸
    指國家發放給官員的俸祿。例如《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提到“坐食官廪”,批評官員消耗俸祿卻無益于國();宋代陸遊《暑夜》詩中的“無功耗官廪”也指虛耗俸祿()。

  2. 國庫糧食
    指國家儲備的糧食,常用于赈災或民生保障。如《宋史·真宗紀》記載“發官廪振鳳州水災”,即開倉赈濟災民()。

二、詳細引申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用例,但因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證《三國志》《宋史》等原文以确認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焙火貝裝邊傍邊緣科學蔔揆采蘭産母痨潮濕垂愛诋短凡陋發召肺石風清逢巧風姨浮壒槁項高壓脊艮維寒光亭汗褟枷鐐堅苦錦筝際止決泆開氣袍顆粒肥料靈魂留牧隆時名花明均牧人弄文派活,派活兒僻滞被朱紫彊地乾乾前知驅傷人心喪盡三江七澤三折筆上通身價百倍沈隕石壇食言受天之祜曙更四仙桌腿事痿疲緯世蔚為大觀文英遐眺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