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凰台的意思、鳳凰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凰台的解釋

(1).古台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南面。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詩:“ 鳳凰臺 上鳳凰遊,鳳去臺空 江 自流。” 王琦 注:“《江南通志》: 鳳凰臺 ,在 江寧 府城内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 宋 元嘉 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衆鳥羣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 鳳凰臺 。山曰 鳳臺山 ,裡曰 鳳凰裡 。” 宋 劉過 《題潤州多景樓》詩:“一朝放浪 金陵 去, 鳳凰臺 上望 長安 。”

(2).古台名。在 甘肅省 成縣 東南的 鳳凰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漾水》:“﹝ 鳳溪水 ﹞上承 濁水 於 廣業郡 ,南逕 鳳溪 中,有二石雙高,其形若闕, 漢 世有鳳凰至,故謂之 鳳凰臺 。” 唐 杜甫 《鳳凰台》詩:“亭亭 鳳凰臺 ,北對 西康州 。”

(3).指宮苑中的樓台。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複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 唐 沉佺期 《壽陽王花燭》詩:“可憐桃李樹,更遶鳳凰臺。”參見“ 鳳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鳳凰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重意象,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鳳凰台"指傳說中鳳凰栖息的高台,常用于形容祥瑞之地。其名由"鳳凰"(象征吉祥的神鳥)與"台"(人工修築的高聳建築物)組合而成,最早見于《水經注》對金陵地形的描述:"鳳凰台因山為台,層軒聳塔,上出雲表"。

二、曆史地名

在《中國地名大辭典》中特指南京鳳凰山古迹,始建于南朝劉宋時期。據南宋《景定建康志》載,該台原為觀測天象的司天台,後因"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地理特征成為金陵名勝,現遺址位于南京秦淮區鳳遊寺附近。

三、詩詞意象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賦予其深刻文化意蘊:"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通過時空交織的意境,既追憶六朝興衰,又寄托懷才不遇之思。此後該意象成為文人詠史抒懷的經典載體,宋代郭祥正《鳳凰台次李太白韻》等百餘首詩詞皆以此為題。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鳳凰台”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地理與曆史背景

  1. 南京鳳凰台

    • 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鳳台山,得名于南朝宋文帝時期。據記載,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隻五彩異鳥翔集山間,被視為鳳凰,刺史劉義康遂築台紀念,山亦改名“鳳台山”。唐代李白名作《登金陵鳳凰台》使其成為金陵文化地标,詩中“鳳凰台上鳳凰遊”即指此處。
  2. 甘肅成縣鳳凰台

    • 位于甘肅省成縣東南的鳳凰山,北魏《水經注》記載此處因“漢世有鳳凰至”而得名。
  3. 鹹陽鳳凰台

    • 陝西鹹陽市儀鳳西街的明初建築,高6.1米,傳為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鳳之地,或因其建築形似鳳凰得名。現存明清風格樓閣,兼具革命舊址價值。
  4. 其他地區

    • 湖北武昌曾為吳國都城時建有鳳凰台,後因戰亂被毀;山東濟甯鳳凰台為遠古祭祀伏羲的場所,蘊含龍山文化遺迹。

二、文化象征與文學意象

  1. 祥瑞與高位象征

    • 作為傳說中鳳凰栖息地,常被喻指顯赫地位或盛世氣象,如李白詩中以“鳳去台空”暗喻王朝興衰。
  2. 文學經典

    • 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等均以鳳凰台為題創作,尤以李白的七律最為著名,将自然景觀與曆史感慨結合,成為唐詩典範。

三、現狀與保護


“鳳凰台”一詞兼具地理實體與文化符號雙重意義,既指向多地曆史遺迹,又承載祥瑞、權力、文學抒懷等深層内涵。欲了解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江南通志》《水經注》等古籍及地方志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洑保傭蔽明冰原博照漕舟闡士尺蠖求伸蟲邪慈憫脆斷帝谟訛勢鲂魚頳尾飛毬奮榮俛拾地芥服輸撫綏萬方複寫紙概尊雇客孤厲後素荒無人煙回還撿幅咭咶蠲腸開羅龛岩客宿客銷扣盤扪龠誇稱臘八米鸾駕胪傳奶粉淖沙剖篿恰中要害凄涼犯欽貴秋嚴讓長深造收束四趁騰化術騰降佻輕梯禍銅山西崩,洛鐘東應頭發胡子一把抓退財退斥未惬委去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