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老冗廢。 宋 蘇轼 《送周正孺知東川》詩:“豈雲慕廉退,實自知衰冗。”
“衰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衰冗”讀作shuāi rǒng,意為衰老冗廢,指因年老體衰而失去活力或效能的狀态。多用于形容人因年齡增長導緻精力衰退、能力下降,也可引申為事物衰敗、落寞的狀态。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送周正孺知東川》詩:“豈雲慕廉退,實自知衰冗。” 此處蘇轼以“衰冗”自謙,表達因年老而能力不足的謙退之意。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衰冗(shuāi rǒ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衰弱、衰退,形容事物力量減弱、狀況不佳。
衰冗的部首是衣(yī),總筆畫數為15。
衰冗的來源與人的生理狀況有關,在《莊子·内篇·養生主》中有提到"食有颠倒之節,寝有修繕之戒,務以無華為業,無衰冗為情",這裡的"衰冗"指的是身體衰弱病痛的狀态。
繁體字為「衰」。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複雜,不過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衰"字的寫法為「蒴水繄」,而"冗"字的古代寫法為「冄・⺌⺍」。
1. 他的身體一天天衰冗下去,醫生也束手無策。
2. 這個企業在經濟危機中越來越衰冗,不得不裁員以保持生存。
衰敗、衰落、冗長、冗餘。
衰敗、衰落、凋零、頹廢。
興盛、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