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同樣美好。《文選·張衡<南都賦>》:“禦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 李善 注:“相徽,言俱美。”
“相徽”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xiāng huī,其核心含義為“同樣美好”。以下為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基本釋義
“相徽”指事物或人具有同等的優美特質,強調兩者在美好性質上的相似性。例如,《文選·張衡<南都賦>》中“禦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一句,描述建築群彼此映襯、共同彰顯華美的景象()。
字義拆解
在《南都賦》中,“連閣煥其相徽”一句通過“相徽”形容樓閣連綿、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象()。李善注疏時進一步解釋為“言俱美”,即共同展現美好特質()。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書面語,描述自然景觀、建築、品德等具有同等美感的對象,例如:
兩峰并立,山水相徽。
其文采與氣節相徽,令人贊歎。
漢典()及多部古籍注疏均支持此解釋,可作可靠依據。其他網絡釋義雖權威性較低,但内容一緻,無歧義。
相徽(xiāng hu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相”和“徽”兩個字組成。
“相”字的部首是目,總共有9畫;“徽”字的部首是彳,總共有11畫。
相徽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左傳》,其中有一句話“相徽相比校,相能者顯”(意為互相觀察、比較,能力出衆的人就會顯現出來)。慢慢演變而來,形成了現在的詞語。
相徽的繁體字為“相徽”,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相徽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其中,“相”字曾有過“象”、“像”等不同的寫法;“徽”字的古代寫法有“幺”、“彐”等。
他們之間存在着相徽之辯,究竟是誰更為合適擔任這個職位呢?
相互、相似、相同、徽章、徽號
相似、類似、相對、相同
相反、不同、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