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教的意思、咎教的詳細解釋
咎教的解釋
災禍的垂戒。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非愛 越 而不殺也,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
詞語分解
- 咎的解釋 咎 ù 過失,罪過:咎戾。負咎。以彰其咎。 怪罪,處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責備、懲處或禍害是自己造成的)。 災禍:休咎(吉兇)。 怨仇:與臣有咎。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教的解釋 教 à 指導,訓誨:教習。教頭。教正。教師。教導。管教。請教。教學相長。因材施教。 使,令:風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學 教 ā 傳授:教課。你教給我做。 學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咎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jiù jiào,意為“災禍的垂戒”()。其中“咎”指災禍、過失,“教”有警示、告誡之意,合起來表示通過災禍的降臨來警示世人。
二、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
最早見于漢代趙晔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非愛越而不殺也,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此句以“咎教”表達天意通過災禍傳達警示,強調對自然法則的敬畏。
-
語境特點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帶有警示、訓誡的意味,強調因果關聯。例如用自然災禍或人事過失告誡人們遵守道德或規律。
三、相關詞語
- 近義關聯詞:咎由自取、動辄得咎()
- 單字拓展
- 咎:過失、罪責(如“引咎辭職”);
- 教:教導、訓誡(如“言傳身教”)。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學術研究或古典文學分析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咎教(jiù jià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左邊的部首是“口”(kǒu),右邊的部首是“物”(wù)。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咎教》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概念。
咎教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咎教”,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咎的部分是由“口”和“取”組成的,取意為親口告誡。教的部分是由“孝”和“攸”組成的,孝意為孝順尊敬,攸表示教導。
《咎教》這個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
- 父親常常咎教我要學會獨立思考。
- 母親用心咎教我如何待人寬容。
有幾個與“咎教”相關的詞組,例如:“勉勉強強”、“默默無聞”、“閉門羹”等。這些詞組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但都與“教導”“教誨”等概念有關。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教誨”、“告誡”、“教育”等詞語來表達類似的意思。而與“咎教”相反的概念可以用“縱容”、“放任”、“疏于教導”等詞語來表達。
總結來說,“咎教”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口”和“物”兩個部首構成,總共13畫。它的意思是親口教導和告誡,用于描述父母或長輩教育子女或智者教導他人的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