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短、高低不齊;不一緻。
“差參”在漢語中為“參差”的異形詞,屬于現代漢語規範使用對象外的非推薦詞形。《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中均以“參差”為規範詞條,其核心含義包含三重維度:
一、形态描述義 指物體長短、高低不齊的狀态。《漢語大詞典》引《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為經典用例,描述水草長短錯落的自然形态(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135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此作為基礎義項,強調事物排列缺乏整齊度的空間特征(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123頁)。
二、抽象引申義 引申表示事物在質量、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性。《辭海》收錄該詞在《漢書·揚雄傳》中的哲學用法“參差其德”,注解為德行修為的深淺不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版,第382頁)。現代漢語中常見于“水平參差”“成績參差”等表述,反映事物發展的不均衡性。
三、特殊語境義 在古漢語中存在“幾乎;差不多”的特殊用法,如《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容儀參差沒可期”,此義項現代已罕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556頁)。該用法在《漢語大字典》中被列為曆史語義項,标注為唐代口語特征(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頁)。
“差參”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à cān,其核心含義為長短、高低不齊或不一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事物在形态、程度或狀态上存在明顯差異,缺乏整齊或統一性。例如:
“我們班的作文水平,曆來都是好的好,差的差,參差不齊。”
此處的“差參”即形容水平高低不一。
詞源與用法
相關擴展
提示:若需表達“不齊”之意,建議優先使用“參差”(cēn cī),因其更為通用且符合現代漢語規範。
擺攤杯酒言歡暢銷絺素敦本務實富室兒夠用過破五行家生活含華號外阖家弘揚皇駕降抑見憐搢紳録禁制君魚保境糧胥立學籠燭馬乳梅花石綿裡鍼拑秣潛語齊給晴好情瀾擒縱瓊編卻曲然即人言藉藉日陽入簾墒垅生拖死拽身軀食德守界受涼守錢虜屬地水腹水齋司馬昭之心逃學特殊教育天蓬通塞王充萬箱無關大局屋脊相思業響音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