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典的意思、監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典的解釋

監督主管。《後漢書·宦者傳·蔡倫》:“﹝ 元初 ﹞四年,帝以經傳之文多不正定,乃選通儒謁者 劉珍 及博士 良史 詣 東觀 ,各讎校家法,令 倫 監典其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監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監督主管,尤其強調對國家法律、典籍的監察與管理。該詞由“監”(監督)與“典”(法規/典籍)組合而成。

二、字義分解

  1. 監(jiān)
    • 本義為“以水為鏡照看面容”,甲骨文字形為睜目之人俯視器皿水面(),引申為監督、監察,如《說文解字》釋為“臨下也”。
  2. 典(diǎn)
    • 指标準法規或重要典籍,如《周禮》中的“典章”,後擴展為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典獄”)。

三、曆史用例

《後漢書·宦者傳》記載,東漢元初四年(117年),漢安帝因經傳文字錯亂,命蔡倫“監典”校勘工作,即監督通儒學者劉珍等人在東觀校對經典()。

四、現代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監典”可引申為對國家法律執行、行政事務的監督與管理,涵蓋相關機構及人員的職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詞源演變,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漢字考據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典

監典(jiān diǎn)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部首是「⺥」和「日」。這個漢字的拼音是jiān diǎn。根據《辭源》記載,監典源自古代監察官的職務名稱。在古代,監典代表監督、管理和執法的職責。

「⺥」是一種表示手的偏旁部首,而「日」則表示太陽。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監典」這個漢字。

來源

「監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會中,監典指的是擔任監察官職務的人員。這些官員負責監督和管理地方的事務,以确保社會秩序和法律的執行。

繁體

「監典」的繁體字為「監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時候的寫法中,「監典」的「典」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上面是兩個橫線,類似于現代的寫法;另一種是「⼆⼀⼒」,上面是一個橫線和兩個豎線。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監典官,負責整個區域的管理。

2. 這位警察是監典部門的主任,負責監督日常執法工作。

組詞

監視、監護、監督、典守、典禮

近義詞

監督、監察、執法

反義詞

違法、犯罪、逃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