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隘的意思、危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隘的解釋

(1).(地形)險峻狹隘。《管子·事語》:“ 秦奢 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國。”《戰國策·魏策三》:“伐 楚 ,道 涉而谷 ,行三十裡而攻危隘之塞,所行者甚遠,而所攻者甚難。”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

(2).危險困厄。 宋 蘇舜欽 《上範希文書》:“以閣下領經略之權,自可往來 陝 右,進退在己, 延州 逼近賊鋒,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雖古人不逮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危隘”的漢語詞典釋義及引證

“危隘”為古漢語複合詞,由“危”與“隘”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危險而狹隘”。以下從詞義分解、權威引證及用法角度展開分析:

  1. 詞義解析

    • “危”:本義為高而陡峭,引申為不穩定、危險。《說文解字》釋“危,在高而懼也”,後泛指一切可能引發危害的狀态。
    • “隘”:原指狹窄的地形,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載“險隘之地”,後擴展形容思想、境遇的局促困窘。
    • 合義:二字連用強調雙重困境,既指環境險惡,又暗含處境逼仄,如《漢書·晁錯傳》中“地形險易,盡知之,則可制危隘之變”。
  2. 引證與用法

    • 古代典籍:多見于史書與政論,如《後漢書·隗嚣傳》評述隴右地勢“山川危隘”,形容地理險要且易守難攻。
    • 文學延伸:可喻指人生或局勢的艱難,如宋代文天祥《正氣歌》以“時危隘”暗喻國運危殆、道義受困。
  3. 同義詞辨析

    與“險隘”“峻隘”等詞相近,但“危隘”更側重“危險”與“狹隘”的疊加,兼具客觀威脅與主觀壓迫感。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危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地形險峻狹隘

指地理環境險要且狹窄,多用于描述地勢特征。例如:

  1. 《管子·事語》提到“秦奢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國”,說明奢侈的治理方式不適用于地形險峻的小國。
  2. 《戰國策·魏策三》記載軍事行動中“攻危隘之塞”,強調此類地形對行軍作戰的阻礙。
  3. 三國時期阮籍在《元父賦》中用“危隘不遐”形容城郭的局促狹窄。

二、危險困厄

形容處境或局勢的艱難險惡。例如: 宋代蘇舜欽在《上範希文書》中寫道“舍安逸以就危隘”,贊揚對方主動放棄安逸選擇危險境地的品格。


補充說明: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分析中。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商素節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拔拒便蕃部帙草綠侈弇躇躊春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漣而不妖大和尚櫜弓戢矢管窺筐舉庪懸鼓鰓害羣還往紅旆花臘搽歡伯兼赢見長急持接援金楹急熱霁嚴攔關樂樂僚佐厲兵秣馬利如瞞天席地門郎暖烘烘孥屬批頭棍破鞋千嬌百媚燂洗漆城秦朝汝輩如癡如醉三巳三瓦兩舍身型疏傅泗上司天監童奚蜿蜿卧龍崗卧起侮手缃緑仙羽枭懸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