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危隘的意思、危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危隘的解释

(1).(地形)险峻狭隘。《管子·事语》:“ 秦奢 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国。”《战国策·魏策三》:“伐 楚 ,道 涉而谷 ,行三十里而攻危隘之塞,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甚难。”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

(2).危险困厄。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以阁下领经略之权,自可往来 陕 右,进退在己, 延州 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危隘”的汉语词典释义及引证

“危隘”为古汉语复合词,由“危”与“隘”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危险而狭隘”。以下从词义分解、权威引证及用法角度展开分析:

  1. 词义解析

    • “危”:本义为高而陡峭,引申为不稳定、危险。《说文解字》释“危,在高而惧也”,后泛指一切可能引发危害的状态。
    • “隘”:原指狭窄的地形,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载“险隘之地”,后扩展形容思想、境遇的局促困窘。
    • 合义:二字连用强调双重困境,既指环境险恶,又暗含处境逼仄,如《汉书·晁错传》中“地形险易,尽知之,则可制危隘之变”。
  2. 引证与用法

    • 古代典籍:多见于史书与政论,如《后汉书·隗嚣传》评述陇右地势“山川危隘”,形容地理险要且易守难攻。
    • 文学延伸:可喻指人生或局势的艰难,如宋代文天祥《正气歌》以“时危隘”暗喻国运危殆、道义受困。
  3. 同义词辨析

    与“险隘”“峻隘”等词相近,但“危隘”更侧重“危险”与“狭隘”的叠加,兼具客观威胁与主观压迫感。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危隘”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地形险峻狭隘

指地理环境险要且狭窄,多用于描述地势特征。例如:

  1. 《管子·事语》提到“秦奢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国”,说明奢侈的治理方式不适用于地形险峻的小国。
  2. 《战国策·魏策三》记载军事行动中“攻危隘之塞”,强调此类地形对行军作战的阻碍。
  3. 三国时期阮籍在《元父赋》中用“危隘不遐”形容城郭的局促狭窄。

二、危险困厄

形容处境或局势的艰难险恶。例如: 宋代苏舜钦在《上范希文书》中写道“舍安逸以就危隘”,赞扬对方主动放弃安逸选择危险境地的品格。


补充说明: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或历史文献分析中。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贝装步马车轴垂露春丛凑趣儿麤卤挫笔大秦寺调中鼎胡斗嬉风品缟武国内鸿郤陂华霍悔过自责驾和荐瘥讲阅见面驾役借书证机局惊怯径畛谨守进飨九户九流百家举陈耒耜里表领旂美论描补冥坐你等逆制攀花问柳频行青耕秋风纨扇图枘凿冰炭三面罗筛洗山不转路转山园审敌失懽素屏条属沓沓铜锤花脸无大不大无缘无故咸安宫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