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害群"。2.指危害公衆的人。
亦作“ 害群 ”。指危害公衆的人。《魏書·高6*句6*麗傳》:“卿宜宣朕旨於卿主,務盡威懷之略,揃披害羣,輯寧東裔,使二邑還復舊墟,土毛無失常貢也。”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害群應自懾,恃法固須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害羣漢語 快速查詢。
“害羣”是一個漢語詞彙,現多寫作“害群”(“羣”為“群”的異體字),其核心含義指危害集體或公衆的人。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指破壞集體利益、擾亂社會秩序的人()。如《魏書》中提到的“揃披害羣”,即指清除危害群體的成員。
引申含義
該詞常與“害群之馬”相關聯,比喻因個人行為損害整體利益的人()。例如唐代岑參詩句“害群應自懾”,強調對危害群體的行為應予以威懾。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或成語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害羣》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某個人或某個事物對集體或群體造成危害或困擾。
《害羣》的拆分部首是宀和羊,共有13個筆畫。
《害羣》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害羣一詞常用來形容那些破壞集體和諧的行為或人物。
繁體字“害群”與簡體字“害羣”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都表示對某個群體的危害。
古代的《害羣》字寫法可能在形狀上有所不同,但仍然保留着“害羣”的基本意思。
1.某個公司的不良行為害羣,影響整個行業的聲譽。
2.他的言行舉止害羣于友,導緻衆人對他産生負面印象。
3.這個政策雖然看似有利于個人,但實際上會害羣利己。
害羣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各種有相關意義的詞語:
1. 害羣之馬(指壞羊)
2. 懲羣罰衆(指對壞群體進行懲罰)
3. 羣力合作(指集體力量的合作)
害羣的近義詞包括:
1. 破壞羣體關系
2. 搗亂羣衆
3. 擾亂集體秩序
害羣的反義詞包括:
1. 有益羣體和諧
2. 增進羣體合作
3. 促進集體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