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秦朝的意思、秦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秦朝的解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秦朝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秦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其核心含義和曆史意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時間範圍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而來,秦王嬴政滅六國後建立,定都鹹陽。雖僅存續14年,但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局面,開創了封建王朝新紀元。

二、核心曆史事件

  1. 統一六國: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
  2. 制度革新:
    • 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設36郡加強中央集權;
    • 統一文字(小篆)、度量衡和貨币(圓形方孔錢)。
  3. 重大工程:
    • 修築萬裡長城防禦匈奴;
    • 修建馳道、靈渠等交通水利設施。
  4. 争議政策:
    • 焚書坑儒(公元前213年)壓制思想;
    • 嚴刑峻法導緻民怨。

三、曆史影響

  1. 政治制度奠基:首創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體系,成為後世王朝模闆,史稱“百代猶得秦政法”。
  2. 文化統一:文字統一促進文化交流,奠定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基礎。
  3. 疆域開拓: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初步形成中國版圖雛形。

四、滅亡原因

  1. 暴政統治:繁重徭役(如長城、阿房宮)和嚴酷法律(連坐法)激化矛盾;
  2. 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引發全國反抗;
  3. 内部腐敗:趙高專權加劇統治危機。

五、詞源與延伸含義

“秦”字本為周朝諸侯國名(今甘肅、陝西一帶),後演變為朝代名,并成為陝西的代稱。現代語境中,“秦朝”常被借喻為開創性但短命的強權體系。

注:如需查看完整曆史事件列表或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5、6中的擴展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秦朝》的意思

《秦朝》是指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開創者,也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戰争時期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秦朝》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禾(hé),右邊的部首是廴(yǐn)。它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

《秦朝》一詞首次出現在《左傳》中,大約寫于公元前5世紀。在繁體字中,秦朝寫作「秦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秦朝」一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和标準化過程。然而,它的基本形态一直保持着類似的樣子。

例句

1. 秦朝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集權制度。

2. 秦朝結束了戰國時期的長期戰亂,為後來的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組詞

1. 秦皇島(qín huáng dǎo):是中國河北省的一個地級轄市。

2. 秦人(qín rén):指居住在秦國地區的人們。

近義詞

始皇帝(shǐ huáng dì):指秦朝第一位皇帝,即秦始皇。

反義詞

漢朝(hàn cháo):指中國曆史上緊隨秦朝的一個朝代,也是漢族的奠基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