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霁嚴的意思、霁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霁嚴的解釋

收斂威嚴。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霽嚴施惠,得以自遂,斯便家之願也。” 唐 劉禹錫 《獻權舍人書》:“繄遊藩之久,覬尚舊而霽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霁嚴(jì yán)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意象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氣象現象及人物神态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釋義 “霁”本義指雨雪停止、天氣放晴,《說文解字》釋為“霁,雨止也”,引申為怒氣消散後的平和狀态,如《新唐書》載“帝色霁,乃釋寰”。“嚴”則含莊重肅穆之意,《玉篇》解作“嚴,威也”,既可形容自然界的凜冽氣勢,也可指人的威嚴儀态。

二、氣象學釋義 在古文獻中多指天氣由寒冷肅殺轉為晴朗,如宋代周邦彥《汴都賦》所述“時既霁嚴,厥氣收潦”,描繪冬雪初霁後寒氣消散的景象。此類用法常見于古代遊記與農事記載,反映農耕文明對氣候變化的細膩觀察。

三、人物神态引申義 作比喻時特指上位者收斂威嚴後的平和态度,明代張居正《答奉常陸五台論治體用剛》有“霁嚴溫語”之說,形容執政者從嚴厲轉為寬執政姿态。此用法多出現于史書人物傳記與政論文章,體現儒家文化中“威而不猛”的為政理念。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1卷第327頁“霁”字條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2版“嚴”字釋義
  3.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雨部“霁”字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霁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霁嚴(拼音:jì yán)指“收斂威嚴”,即原本嚴厲的态度轉為緩和。該詞由“霁”(雨雪停止、怒氣消散)和“嚴”(嚴厲、嚴肅)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威嚴如雨雪初霁般收斂”。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主要見于唐代劉禹錫的作品:

  1. 《上杜司徒書》:“霽嚴施惠,得以自遂,斯便家之願也。”
  2. 《獻權舍人書》:“繄遊藩之久,覬尚舊而霽嚴。”
    (來源:、4、5、6、7、8)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使用

“霁嚴”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生僻詞彙,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研究領域。其近義詞可參考“收斂威嚴”,反義詞則如“聲色俱厲”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查閱《劉禹錫集》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半印标流並列賓會伯魚詫歎抽祕騁妍抽芽墱道電子數字計算機鵝王腹枵隔行革脈宮妝搆煽貴金屬還轸含冤負屈膠青介婦擊拂季商咎丑絕地距石考斥狂亂禮饩羅縠綠衣黃裡賣科面折廟畫牛肉刨梢平貼姘居騎赤鯉穹官辁绋日晶山冕山厓神采飛揚沈果沈謀螫針守約施博蜀險死去活來竦石素組鐵錢未來主義僞廉微滅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