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 good order]∶整齊
隊列齊整
(2) [(woman) sedate;dignified]∶指婦女姿容端莊
(3) [rectify]∶整頓;整饬
(1).整齊;井井有條。《三國志·魏志·鄭渾傳》:“入 魏 郡界,村落齊整如一。”《新五代史·梁書·謝彥章傳》:“ 晉 人望其行陣齊整,相謂曰:‘ 謝彥章 必在此也。’”《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金鼓齊鳴,好不齊整,好不威武。”
(2).齊全;完備。《朱子語類》卷一一二:“《唐六典》, 明皇 時所撰,雖有是書,然其建官卻依此。其書卻是齊整。”《金6*瓶6*梅詞話》第六回:“另安排一席齊整酒肴預備。”《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船家見他行李齊整,人物雅緻,請在中艙裡坐。”
(3).端正;漂亮。 元 白樸 《東牆記》第二折:“據相貌容顔齊整,論文學海宇傳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這 胡美 生得齊整,多有人戲調他。” 清 李漁 《比目魚·村卺》:“好新人,好新人,果然标緻,真個齊整,怪不得有人看相他。”
(4).整頓;整治。《後漢書·獨行傳·缪肜》:“ 肜 深懷憤歎,乃掩戶自撾曰:‘ 繆肜 ,汝脩身謹行,學聖人之法,将以齊整風俗,柰何不能正其家乎!’” 宋 蘇轼 《與滕達道書》之二十:“承郡事頗煩齊整,想亦期月之勞爾。”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齊整漢語 快速查詢。
“齊整”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整齊;井井有條
形容事物排列有序、不雜亂。
齊全;完備
指事物完整無缺,沒有遺漏。
端正;漂亮
多用于形容人的容貌或儀态端莊美觀。
整頓;整治
強調通過調整使事物規範有序。
該詞源自古代治國理念,如齊國管仲注重“齊整”以強化國家管理()。在文學作品中,既用于寫景(如《紅樓春趣》),也用于刻畫人物(如《儒林外史》)。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新五代史》《儒林外史》等文獻來源。
《齊整》是一個形容詞,意指整齊、有序的狀态。
《齊整》的部首是齊,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齊字的上部分為鳥,下部分為斤。它的總共的筆畫數為14畫。
《齊整》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它是由“齊”和“整”兩個字組成的,分别表示整齊和有序的意思。
《齊整》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齊整」。
在古代漢字中,齊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齊字的下面多畫一個橫折線,表示平齊。整字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1. 學生們的隊列整齊地排列着。
2. 這幅畫的構圖很有齊整感。
3. 她整理書桌時,将書籍和文件擺放得井然有序、齊整美觀。
- 規整:整理得有規律和條理。
- 齊整地:表示某事物整齊且有序的樣子。
- 整齊劃一:形容非常整齊、一緻。
整潔、齊備、井然、劃一、有序、有條不紊。
淩亂、雜亂、混亂、不整齊、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