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妓6*院中的班頭,分管諸妓。 唐 孫棨 《北裡志·鄭舉舉》:“同年 盧嗣業 訴醵罰錢,緻詩於狀元曰:未識都知面,頻輸復分錢。”原注:“由内妓之頭角者為都知,分管諸妓,俾追召勻齊。”
(2).教坊歌師。《宋史·樂志十七》:“ 大中祥符 五年,因鼓工 溫用 之請,增《龜茲》部,如教坊。其奉天書及四宮觀皆用之。有指揮使一人、都知二人、副都知二人、押班三人、應奉文字一人,監領内侍二人。”
(3). 五代 、 宋 殿前武官名,屬殿前司。《新五代史·唐臣傳·安重誨》:“遣殿直都知 範氲 以金帶襲衣、金鞍勒馬賜 彥溫 ( 楊彥溫 )。”《宋史·職官志六》:“﹝騎軍﹞諸班有都都虞候指揮使、都軍使、都知、副都知、押班。”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一:“ 太祖 朝,都知、押班皆以供奉官為之。”
(4).對店小二客氣的稱呼。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店都知,説一和,道:‘國家修造了數載餘過,其間蓋造的非小可,想天宮上光景,賽他不過。’”《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店都知見貴人許多日不曾見得 符令公 ,多口道:‘官人,你枉了日逐去俟候, 李 部署要錢,官人若不把與他,如何得見 符令公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都知漢語 快速查詢。
“都知”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妓院班頭
唐宋時期指妓院中管理妓女的負責人,負責協調事務、分配任務。如唐代《北裡志》記載“内妓之頭角者為都知”。
教坊歌師
唐代教坊(宮廷音樂機構)中掌管歌舞表演的職位,負責指導樂工與編排節目。
武官職名
五代至宋代殿前司下屬武官,屬禁軍系統。如《新五代史》提到“殿直都知範氲”。
對店員的尊稱
宋元時期對店小二或服務人員的客氣稱呼,類似“掌櫃”。
特殊衍生用法
注意:以上釋義需結合具體曆史文獻分析,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使用場景。若需考證具體文本中的含義,建議提供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