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厲的意思、群厲的詳細解釋
群厲的解釋
亦作“群癘”。衆疫鬼。 漢 張衡 《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羣厲。” 唐 劉禹錫 《為杜相公謝锺馗曆日表》:“伏以圖寫威神,驅除羣癘。”
詞語分解
- 群的解釋 群 ú 相聚成夥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島。群山。群書。群芳。群居。群落(?)。群集。群雕。群蟻附膻(許多螞蟻附着在有膻味的東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趨炎附勢,追逐私利)。 衆人:群衆。群情。群雄。群策群力。
- 厲的解釋 厲 (厲) ì 嚴格:厲禁(a.列隊警戒;b.嚴厲的禁令)。厲行(妌 )節約。 嚴肅:嚴厲。聲色俱厲。 兇猛:厲害。雷厲風行。色厲内荏。 磨,使鋒利:厲兵秣馬。再接再厲。 古同“疠”、“癞”,惡瘡。
專業解析
“群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構成它的單字“群”和“厲”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并需結合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法。
-
“群”的含義:
- 本義: 指羊群。《說文解字》:“群,輩也。從羊,君聲。”段玉裁注:“羊為群,犬為獨……引申為凡類聚之稱。”
- 引申義: 泛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表示衆多、集體、種類。如“人群”、“獸群”、“群島”。
-
“厲”的含義:
- 本義: 指磨刀石(“砺”的本字)。《說文解字》:“厲,旱石也。”段玉裁注:“旱石者,剛于柔石者也……引申之義為作也、見也、奮也、危也、烈也,皆假借也。”
- 重要引申義(與本詞相關): “厲”常假借為“疠”。
- 指瘟疫、疫病。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諸侯賓至,甸設庭燎,仆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賓至如歸,無甯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今銅鞮之宮數裡,而諸侯舍于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盜賊公行,而天厲不戒。” 杜預注:“厲,猶災也。” 孔穎達疏:“天厲,謂災疫也。”
- 指惡鬼、厲鬼。 古人認為瘟疫等災禍是由惡鬼作祟所緻,故“厲”也指帶來災禍的鬼怪。《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搏膺而踴。” 杜預注:“厲,鬼也。” 《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竈。” 鄭玄注:“泰厲,古帝王無後者也。此鬼無所依歸,好為民作禍,故祀之也。”
-
“群厲”的含義:
- 結合“群”(衆多)和“厲”(疫鬼/惡鬼)的含義,“群厲”一詞指的就是衆多的疫鬼或惡鬼。
- 它常出現在描述古代驅邪逐疫儀式的文獻中,指代那些被認為會帶來疾病、災禍的邪祟鬼魅的集合體。
- 核心釋義:群厲,指衆多的疫鬼或惡鬼。
-
文化背景與文獻佐證:
- 古人相信瘟疫、疾病等災禍是由邪祟鬼魅(厲鬼)引起的。為了禳除災禍,會舉行盛大的驅傩(nuó)儀式。
- 《周禮·夏官·方相氏》 記載了專職驅鬼的官員“方相氏”的職責:“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傩),以索室驅疫。” 這裡的“疫”,即可理解為“群厲”所代表的邪祟。
- 《後漢書·禮儀志中》 詳細記載了漢代宮廷的大傩儀式:“先臘一日,大傩,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帻皁制,執大鼗。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嚾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 這裡驅逐的“疫”,就是泛指包括“群厲”在内的各種邪祟。
- 漢代張衡《東京賦》 描寫洛陽大傩:“爾乃卒歲大傩,毆除群厲。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萬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發無臬。飛礫雨散,剛瘅必斃。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這裡明确使用了“毆除群厲”和“逐赤疫”的說法,将“群厲”與“赤疫”對應,清晰地表明“群厲”指的就是帶來瘟疫的衆多惡鬼。
“群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指衆多的疫鬼或惡鬼。它源于古人對瘟疫災禍成因的解釋,常見于描述古代驅邪逐疫(傩儀)的文獻中,指代那些被認為會散布疾病、帶來不幸的邪祟鬼魅的集合體。其核心含義是“衆疫鬼/衆惡鬼”。
參考來源:
- 字義解釋主要依據:《說文解字》(許慎撰)及其注疏(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詞義及文化背景佐證文獻:
- 《周禮·夏官·方相氏》(記載驅傩職責)
- 《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漢代大傩儀式)
- 《東京賦》(張衡著,明确使用“群厲”一詞)
網絡擴展解釋
“群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ún lì,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但核心解釋主要圍繞以下兩方面:
1.基本含義
- 字面構成:“群”指衆多,“厲”在此處特指“疫鬼”(古代認為傳播疾病的鬼怪)。因此,“群厲”直譯為“衆疫鬼”,常用于描述驅除瘟疫或災禍的儀式。
- 異體寫法:也作“群疠”或“群癘”,其中“疠”“癘”均與疾病、瘟疫相關。
2.文獻與用法
- 古代驅疫儀式:常見于漢唐文獻,如張衡《東京賦》提到“卒歲大傩,毆除羣厲”,描述年終驅鬼儀式;唐代劉禹錫則用“驅除羣癘”表達祛除疫病。
- 象征意義:可引申為“集體力量對抗災禍”,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3.注意點
- 現代使用:該詞較為生僻,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日常交流中罕見。
- 權威解釋差異:部分現代詞典(如)可能擴展其含義為“群體力量強大”,但傳統文獻及權威辭書(如漢典)更傾向“疫鬼”本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東京賦》等古籍原文或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按據阿丈半頭晌備舍摽貨柄用步入步走崇墉炊養畜家倒買倒賣道訓等差級數登真吊引短李鍛沼繁苛扶筋個人英雄主義革制品公車司馬門公情公憲雊鹆怪模怪樣爟火古帝沽譽釣名铧鍬家貧親老讦參鲸浪兢危積念近上積薪厝火絶伎巨踴籁鑰阆阙磿室六材邏将闵嘿囊莫鉛膏榮侍如履薄冰桑榆暮燒飯失列太上湯參騰笑天牧無想曉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