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樹衣的意思、樹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樹衣的解釋

(1). 滇中 地區用古樹梢下的垂絲制成的衣服。《談荟》:“ 滇中 雞足山 多古木,木杪有絲下垂,長數尺許,土人取以為服,名曰樹衣。”

(2).指隱逸者的粗服。 唐 孟郊 《送無懷道士遊富春山水》詩:“溪鏡不隱髮,樹衣長遇寒。”

(3).一種可食用的苔類植物。 前蜀 貫休 《山居詩》之二十:“僧採樹衣臨絶壑,狖争山果落空階。”自注:“ 金華山 出樹衣。僧多採為蔬菜。味極美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樹衣,又稱“樹苔”,在漢語詞典及植物學領域中指生長于樹木枝幹表面的苔藓或地衣類生物,尤指懸垂絲狀的地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樹衣指附着在樹木表皮或枝幹上的苔藓或地衣群落,外觀呈絮狀、絲狀或片狀,形似樹木的“外衣”。《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樹上寄生的苔藓。也稱樹苔。” 此類生物多見于濕潤山林,是森林生态系統的組成部分。


二、形态特征與物種

  1. 典型代表:松蘿(Usnea)

    樹衣的常見形态為絲狀地衣,如松蘿屬植物。其體呈灰綠色,懸垂如須,長度可達數十厘米,多寄生松、柏等喬木。

  2. 生态特性

    樹衣通過共生藻類與真菌獲取養分,對空氣污染敏感,可作為環境質量的生物指示物。


三、别名與文化關聯


四、生态作用

  1. 微生境構建:為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提供栖息地。
  2. 養分循環:分解枯枝落葉,參與森林物質循環。
  3. 藥用價值:部分種類(如長松蘿)可入藥,傳統醫學用于止咳化痰、抗菌消炎。

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25卷(地衣類). 科學出版社, 2019.

陳健斌, 魏江春. 《中國地衣志:松蘿科》. 科學出版社, 2015.

程俊英(譯注). 《詩經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樹衣”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滇中地區的傳統服飾

指雲南雞足山一帶用古樹梢下垂的絲狀物制成的衣物。根據《談荟》記載,當地人以樹木垂絲為材料紡織成衣,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二、隱士的簡樸衣着

在文學作品中常代指隱逸者的粗布服飾。如唐代孟郊詩句“溪鏡不隱發,樹衣長遇寒”,以樹衣暗喻隱士清貧的生活狀态。

三、可食用苔藓類植物

特指一種生長于古樹上的苔藓,可作為食物。前蜀貫休在《山居詩》中描述僧人采集樹衣的場景,并自注“金華山出樹衣”,說明其植物屬性。


文學典故補充:

唐代貫休詩句“僧采樹衣臨絕壑”,宋代許月卿“玉樹衣難彩”等,均通過樹衣意象烘托山居生活的清寂氛圍。需注意具體語境中的引申義可能超出字面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阇梨八卦爐鴘轉不軌之徒不言而喻猜覺柴胡椎心麤率淡懷煩使肥吃海喝撫教公酒規定钴鉧潭合膽同心橫海纛鴻采紅妝解赴稷饋揪兒駿快康直快子匡贊量力而為留芳千古流妓籠門樓榭馬式面部冥默溟沐缗綿孬好漚浮泡影窮夕三繞鵲生物升造十三月疏誕套近乎逃軍天正體膨脹童男童女頭風投隙抵罅違背惟利是逐甕盎武健降伏消匿西皞西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