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仆牛的意思、仆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仆牛的解釋

即服牛。馴養之牛。《山海經·大荒東經》:“ 王亥 託于 有易 、 河伯 僕牛。 有易 殺 王亥 ,取僕牛。” 袁珂 校注:“僕牛,《天問》作‘樸牛’, 王逸 注:‘樸,大也。’《世本》作‘服牛’,服牛,馴牛也……此句當言 王亥 託寄其所馴養之牛羊於 有易 與 河伯 。” 王國維 《觀堂集林·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服牛者,即《大荒東經》之‘僕牛’,古‘服’、‘僕’同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仆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仆牛”讀作pú niú(注音:ㄆㄨˊ ㄋㄧㄨˊ),意為“服牛”,即馴養的牛。這裡的“仆”通“服”,表示馴服、馴養之意。

  2. 古籍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商族先公“王亥”曾将馴養的牛托付給有易部落和河伯,後因矛盾被殺,牛群被奪。袁珂校注指出“仆牛”即“服牛”,王國維也通過音韻學考證“服”“仆”同音,印證其馴養之意。

  3. 文化意義
    這一詞彙反映了古代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商族對牛馴化技術的掌握。王亥作為商族重要人物,其馴牛事迹被視為早期貿易與畜牧文明的象征。

  4. 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資料提到“仆牛”可能比喻人愚鈍(如),但此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以古籍本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山海經》相關篇章或王國維《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等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仆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仆牛》是一個成語,意指用牛來耕種土地,表示人們必須辛勤努力工作才能生存或者獲得成功。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仆牛》由部首為「人」的「仆」和部首為「牛」的「牛」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仆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雜傳》中。當時有位叫做松伯仁的賢士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卻沒有努力學習。他曾聽到一位老農夫說:“耕地時,若不親力親為,而隻仰仗牛力,是絕對無法耕得下去的。” 松伯仁深受觸動,下定決心學習,終成大器。為了警示人們要親自動手努力,并賦予了“用牛耕地”這個意象,從而形成了成語《仆牛》。

繁體

繁體字為「僕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仆牛」。

例句

他每天默默地為家庭付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是個真正的《仆牛》。

組詞

努力、奮鬥、付出

近義詞

腳踏實地、勤勞、辛勤

反義詞

懶惰、怠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