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撇開表面的事實,而從其用心上加以原諒。 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文明小史》第十七回:“我們如今,也隻好略迹原心,倘若求全責備起來,天底下那裡還有甚麼好人呢?”
“略迹原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üè jì yuán xīn,其核心含義是撇開表面的行為或事實,從動機和用心上給予諒解或寬恕。
詞義解析
出處與例句
使用場景
多用于勸誡他人寬容待人,或強調在複雜情境中需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面對有争議的行為,若其出發點良好,可“略迹原心”以緩和矛盾。
注意事項
該成語強調主觀動機的考量,但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情境,避免過度忽視客觀事實。
“略迹原心”體現了傳統文化中重動機、輕表象的倫理觀念,適用于需辯證評判是非的場合。
《略迹原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行動上仔細謹慎,避免留下痕迹,始終保持自己的初衷和本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略》的部首為田,總計五畫。
《迹》的部首為辶,總計十畫。
《原》的部首為廠,總計十畫。
《心》的部首為心,總計四畫。
來源:
《略迹原心》一詞出自《莊子·天運》:“故略迹其長,閉目塞聽,無視無聽,聚精會神,真虛無無。”
繁體:
《略迹原心》的繁體字為《略蹟原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因此《略迹原心》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做事要略迹原心,不要因為小利而違背原則。
2. 他一直都略迹原心,才能保持了很高的職業道德。
組詞:
略心、略迹、略微、原心、原地
近義詞:
戒慎、嚴謹、小心謹慎
反義詞:
隨意、馬虎、魯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