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藁砧的意思、藁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藁砧的解釋

亦作“藳砧”。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斬之。鈇、“夫”諧音,後因以“藁砧”為婦女稱丈夫的隱語。《玉台新詠·<古絕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藳”一本作“ 藁 ”。 唐 徐彥伯 《鼓吹曲辭·芳樹》:“藳砧刀頭未有時,攀條拭淚坐相思。”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秋深後,藁砧得請歸來時候。” 清 顧炎武 《悼亡》詩:“獨坐寒窗望藁砧,宜言偕老記初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藁砧”是中國古代對丈夫的隱語,其含義和來源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釋:

1. 詞源與刑具象征
“藁砧”本指古代處決犯人的刑具組合:罪人伏于稻草(藁)和砧闆(砧)上,用鈇(斧)斬首。因“鈇”與“夫”諧音,逐漸演變為妻子對丈夫的委婉稱呼(、)。

2. 文化隱喻與生活場景
這一隱語的形成還與古代婦女的生活場景相關。據民間解釋,妻子在廚房用砧闆(藁砧)切菜時,常通過剁砧闆發洩對丈夫的不滿(如“殺千刀的”),使“藁砧”成為帶有情感色彩的代稱()。

3. 文學與語言應用
在古詩文中,“藁砧”常以隱語形式出現,例如唐代權德輿《玉台體》中“藁砧今何在”即借指“丈夫在何處”,通過諧音和意象傳遞含蓄情感(、)。

該詞既包含刑具的原始意象,又融合了諧音雙關與生活場景,反映了古代語言文化的含蓄性和隱喻特色。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用例,可參考《玉台體》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藁砧》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段落1:詞義解釋

詞義解釋:

《藁砧》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艹”和“石”。這個詞的含義是指用草(藁)搭建的砧闆(砧),用于打擊和敲擊。

段落2: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艹(草)+ 石(石頭)

拆分筆畫:艹(4畫)+ 石(5畫)

段落3:來源和繁體

來源和繁體:

《藁砧》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部古代字書中。在繁體字中,這個字的寫法沒有太大差異。

段落4: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比較靈活的。《說文解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是相同的。

段落5:例句

例句:

他手持藁砧,用力地敲打着鐵器。

段落6: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藁砧坊、藁砧制作

近義詞:草木砧闆、藁草砧闆

反義詞:實木砧闆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