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僻貧瘠之地。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 元父 者,九州之窮地,先代之幽墟者也。”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教傳嗣於墝壤,何安身於窮地?”
“窮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荒僻貧瘠之地,既可用于描述地理環境的惡劣,也可比喻極度貧困、缺乏發展條件的處境。
本義
強調自然條件或地理位置上的貧瘠,如偏遠山區、資源匮乏地區。例如:“老少邊窮地區”中的“窮地”即指經濟落後的區域。
引申義
可形容人或群體陷入極度貧困、無出路的境地,如成語用法中“窮地”表達“貧窮到極點,毫無希望”的困境。
古籍例證
三國魏阮籍《元父賦》稱“元父者,九州之窮地”,南朝梁沈約《郊居賦》亦用“窮地”描述荒涼環境。
現代造句
“這個太行山上的窮地方,經過努力改變了面貌”,體現從地理貧瘠到發展的轉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窮地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地處貧窮、經濟困難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窮地的部首是穴,筆畫數為10。
來源:窮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作為形容詞,窮意味着貧困、財富不足,作為名詞,地表示位置、地方。綜合起來,窮地可以理解為貧窮的地方。
繁體:窮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窮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中,窮地的字形寫作「窮地」,部首穴的上方有一個「穴」字,表示深、窟窿,下方是「土」字,表示土地,表達了貧窮之地的原意。
例句:這個山區是一個窮地,缺乏基礎設施。
組詞:窮困、窮鄉僻壤、貧窮、貧瘠、貧困地區。
近義詞:貧瘠、貧乏、貧窮、貧困。
反義詞:富裕、富庶、富有、富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