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劉邦 的文臣 隨何 、 陸賈 的并稱。兩人皆有辯才。《晉書·劉元海載記》:“吾每觀書傳,常鄙 隨 陸 無武, 絳 灌 無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
“隨陸”是一個曆史人物并稱,指西漢初年劉邦的兩位文臣隨何與陸賈。以下為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隨陸”是隨何、陸賈的合稱,兩人均以辯才著稱。他們曾為劉邦出謀劃策,憑借口才與謀略在漢初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出處溯源
最早見于《晉書·劉元海載記》的記載:“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此處通過對比凸顯隨陸的“文才”與絳灌(周勃、灌嬰)的“武略”。
古代詩詞中常以此典故表達對文才的推崇。例如:
隨何曾說服九江王英布歸漢,瓦解項羽勢力;陸賈則主張“行仁義、法先聖”,并著《新語》闡述治國理念。兩人雖無武功,但以文才輔佐劉邦建立漢朝,故被後世并稱。
“隨陸”作為曆史人物并稱,體現了漢初文臣的智辯特質,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文治才能的肯定。
《隨陸》是一個成語,通常指隨同陸地上的人或隊伍進行旅行、行動。
《隨陸》的拆分部首為阝(阜)和隹,總計12畫。
《隨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旅行方式,當時陸地上的人群通常結伴行動,互相陪伴和保護。這個詞彙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于形容人們結伴同行。
《隨陸》是《隨陸》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尤其是秦漢時期,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隨陸》在古代的寫法為「隨陸」。
1. 我們一起隨陸去探險。
2. 在旅行中,你可以隨陸結交新朋友。
3. 我們隨陸前進,永不放棄。
隨行、隨地、隨處、隨從、陸地、陸續
跟隨、隨同、隨行
離開、分離、脫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