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的意思、白茅的詳細解釋
白茅的解釋
(1).亦作“ 白茆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易·大過》:“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孔穎達 疏:“潔白之茅。”《詩·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種草,潔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類。”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錫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參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詩:“長風吹白茆,野火燒枯桑。”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種,葉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長,白軟如筋而有節,味甘,俗呼絲茅,可以苫蓋及供祭祀苞苴之用。”
(2).茶名。 宋 楊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産,六經載之詳矣。獨異美之名未備…… 北苑 曰葉布絶品,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茅的解釋 茅 á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食,亦可入藥。葉可編蓑衣(亦稱“白茅”):茅草。茅廬。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白茅是一種具有多重文化、藥用及生态價值的植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白茅(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是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稈直立,高30-80厘米,葉片呈窄線形且内卷,邊緣粗糙。其顯著特征為圓錐花序上密生白色柔毛,花穗形似絲狀,故别名“絲茅”。根莖粗壯,可入藥,味甘,穎果橢圓形。
二、藥用價值
白茅的根、莖、葉均具藥用功效,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歸肺、胃、膀胱經,主要用于:
- 涼血止血:治療吐血、衄血等血熱症狀;
- 清熱利尿:緩解水腫、小便不利;
- 生津止咳:改善肺熱咳嗽。
三、曆史文化意義
- 祭祀與禮儀:古代用白茅包裹祭品(如《詩經》提及“白茅包之”),因其潔白柔滑被視為神聖植物。
- 分封象征:周代分封諸侯時,以白茅包裹方位土,象征土地授予。
- 文獻記載:《易經》有“藉用白茅,無咎”之說,體現其高潔寓意。
四、分布與生态
白茅適應性強,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如遼甯、山東)及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于沙質草甸、河岸等環境。其根莖耐旱且再生能力強,易成頑固雜草。
五、其他用途
- 食用:根莖含糖分,可生食或釀酒。
- 生活材料:葉片可編織蓑衣、覆蓋屋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藥方配伍或生态影響,可查閱相關中醫藥典籍或植物學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茅這個詞是指一種生長在草地上的植物,也可用來形容白色的茅草。下面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白」這個字的部首是「白」,它表示顔色「白色」。它的筆畫數目是「5」。
- 「茅」這個字的部首是「艸」,它表示植物。它的筆畫數目是「9」。
來源:
「白茅」的來源是由「白」和「茅」兩個字組成。茅草在中國古代被廣泛使用,用于建造房屋、編織工藝和草席等。因此,「白茅」這個詞表示的是白色的茅草。
繁體字:
「白茅」的繁體字是「白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白茅」的字形和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義和部首。
例句:
1. 這片白茅叢中,隱藏着一座古代廟宇。
2. 我喜歡把白茅編織成草席,用來遮陽。
組詞:
與「白茅」相關的組詞有「茅草」「茅屋」「茅廁」等。
近義詞:
「白茅」的近義詞有「白菅」「白芈」等。
反義詞:
「白茅」的反義詞可以根據語境而定,例如「黑茅」表示黑色的茅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繼續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