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浢津的意思、浢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浢津的解釋

古 黃河 渡口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餘按, 河 之南畔夾側水濆有津,謂之 浢津 。 河北縣 有 浢水 ,南入于 河 , 河水 故有 浢津 之名。”浢,一本作“ 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浢津(Dòu Jīn)是古代中國的一個渡口名稱,具有特定的曆史與地理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位于古代河東郡(今山西省西南部)的一個黃河渡口。其名稱中的“浢”為專有地名用字,“津”即渡口之意,合稱“浢津”,特指該處過河的碼頭或要隘。

  2. 曆史地理背景

    浢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著名,是連接河東與關中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其地理位置靠近當時的河北縣(今山西芮城),是軍事布防與商旅往來的戰略要沖。北魏時期在此設立關隘“浢津關”,進一步凸顯其軍事價值。

  3. 文獻記載與權威參考

    該地名主要見于古代史籍與地理著作:

    • 《水經注》:北魏郦道元所著地理名著,記載了黃河及其支流水系與沿岸城邑,浢津作為黃河渡口被收錄其中(卷四《河水注》)。
    • 《讀史方輿紀要》:清代顧祖禹所撰曆史地理巨著,在山西部分詳述了浢津關的曆史沿革與戰略地位(卷四十一《山西三》)。
    •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權威工具書對浢津有明确詞條解釋,确認其位于今山西芮城縣境,并引用《魏書·地形志》等史料佐證。

浢津是曆史上山西南部黃河上的重要渡口及關隘,其名稱承載了特定的地理與軍事功能。其釋義與背景主要源自《水經注》《讀史方輿紀要》等經典地理文獻及《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的權威考訂。欲深入考證,可查閱上述原始史料或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浢津”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浢津的含義與地理位置

  1. 基本定義
    浢津是古代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與河津、蒲津、茅津并稱“黃河四大津渡”。其名稱來源于黃河北岸的浢水(或郖水),因該水在此處注入黃河而得名。

  2. 地理位置争議

    • 河南靈寶說:部分文獻如《水經注》記載其位于今河南省靈寶市西北部,是河南與山西之間的黃河古渡口。
    • 山西芮城說:高權威性來源(如網易訂閱)指出,浢津故址實際在山西芮城縣陌南鎮南部的黃河北岸,且隋唐時期曾在此置關設津。
      (注:差異可能源于古代行政區劃變遷或文獻記載側重不同。)
  3. 名稱演變
    曆史上浢津有多個别名,如郖津、窦津、陌底渡等。“郖津”為通假寫法,因字形演變或誤傳導緻(如“浢”與“郖”在古籍中混用)。

曆史沿革與作用

現代考證與現狀

根據考古與文獻綜合分析,浢津的實際位置更可能位于山西芮城,現存渡口遺址及部分曆史建築(如待濟亭),但具體細節仍需進一步研究。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資料,可參考《水經注》或地方志《靈寶縣志》《芮城縣志》。

别人正在浏覽...

闆帳錢報歲便碟必要條件草制廁籌瞋目扼腕鹑甸春扈寸誠大蔥代用丹若單行本撢擇點字笃慮惡習妨克挂花挂戀管穴孤淡古簡渾侖湱湱凈覺進略技術革新極選坑填口珠力耕鱗被利屣毛褥鳴風樹墨筆某些人侵薄缺齧仁悌瑞獸散帶衡門缫絲機韶儀石缽拾揀私卒松髓天不怕,地不怕鐵纏矟圢圢妥實頑锢望中窩兒薄脆鮮意洩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