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慎奉行。 明 吳寬 《古田縣重建文廟記》:“豈非其地僻遠無倡率如 衮 者之在上乎?乃今得憲副公,而令佐師儒又謹承于下,宜邑人之尚義好文者之勃然也。”
“謹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析如下:
“謹承”意為敬慎奉行,指以恭敬、謹慎的态度接受并執行某事。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對上級指示或傳統規範的慎重遵循。
明代吳寬《古田縣重建文廟記》中記載:“令佐師儒又謹承于下”,意為地方官員和學者在下方恭敬地執行重建文廟的事務。此例體現了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
“謹承”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用例,可參考《古田縣重建文廟記》等文獻。
《謹承》是一個詞語,意思是謹慎地接受、遵從。當有人向你表達意見或指示時,你可以使用《謹承》來表示你會謹慎地接受并按照他們的建議或指示行事。
《謹承》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和手字旁,其中言字旁是谷字旁的變體。言字旁表示與說、話相關的意思,手字旁表示與手、動作相關的意思。這個詞一共有13個筆畫。
《謹承》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獨立的字彙組成。在繁體字中,謹用「謹」字替代,承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謹的寫法與今天相同,承的寫法也與今天基本保持一緻。
1. 我謹承接上司的指示,将會盡快完成任務。
2. 老師交給我一項重要任務,我謹承。
謹慎、承諾、承擔、承認。
恭敬接受、謹慎遵從。
懶散、抗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