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鏁梁”。指眉心,兩眉之間。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燒鏁梁,灼其眼角。”
“鎖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眉心(兩眉之間)。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酉陽雜俎》等典籍。
鎖梁(suǒ liáng)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由“钅”和“木”兩個部分構成。其中,“钅”是金屬的象形字,代表金屬器物;“木”則代表木材,表示梁木。
鎖梁的拆分筆畫為11畫。其中,“钅”部的拆分筆畫為5畫,而“木”部的拆分筆畫為6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建築結構,用于描述在木結構建築中使用金屬器物進行固定的橫梁。鎖梁通過金屬器物與梁木相連接,以增加建築的穩定性和牢固性。
在繁體字中,鎖梁的寫法為「鎖樑」,仍然由“錢”和“木”兩個部分構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鎖梁的寫法稍有不同。古漢字中“钅”部分寫作“金”,表示金屬;而“木”部分則完整地寫作“木”。整個詞的寫法為“金木”,但其含義和現代寫法無異。
以下是幾個關于鎖梁的例句:
1. 這座古建築中使用了鎖梁結構,使其更加堅固。
2. 鐵質的鎖梁與厚實的梁木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支撐系統。
3. 木結構房屋中的鎖梁代表了古代建築工藝的精華。
與鎖梁相關的組詞包括:鎖定、鎖鍊、鎖匙等。這些詞都與鎖具、金屬器物或固定方式相關。
與鎖梁近義的詞有:護梁、支撐梁等,這些詞都表示對梁木進行保護或支撐的行為。
與鎖梁反義的詞是:松散、疏松,這些詞表示與梁木固定相反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