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力的意思、同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力的解釋

(1).力量相等。《書·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義。” 孔 傳:“力鈞則有德者勝。”

(2).同事功。《呂氏春秋·應同》:“王者同義,霸者同力。” 畢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

(3).齊心協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衆寡同力,則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公羊傳·僖公五年》:“滅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何休 注:“言滅者臣子與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辭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羣小不得行志,同力遷之。” 唐 羅隱 《籌筆驿》詩:“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明 李贽 《又與周友山書》:“我塔事無經營之苦,又無抄化之勞,聽其自至,任其同力,隻依我規制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力”是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特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同力”由“同”(共同)與“力”(力量)構成會意結構,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的“戮力同心”典故,指集體協作形成的力量聚合。現代《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将其定義為“共同的力量或協同合作的行為”,強調個體力量向共同目标的定向整合。

二、語義延伸與應用 在語用層面包含雙重維度:

  1. 物理合力:如《孫子兵法》所述“并敵一向”戰術,指軍事力量集中突破的力學現象
  2. 精神協同:見于王陽明《傳習錄》“衆人同心,其利斷金”,強調心智層面的協調統一

三、現代語用特征 當代語言使用中呈現兩種典型場景:

該詞的權威性解析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系統性釋義已被納入國家語言文字規範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同力”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及現代用法:

  1. 力量相等
    源自《尚書·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義。”,指雙方力量均等時,需以德行高低決勝負。這一用法強調力量層面的平衡性。

  2. 同事功(共同成就事業)
    《呂氏春秋·應同》提到“霸者同力”,畢沅校正為“同功”,指為實現共同目标而協作。此義項側重集體目标的實現,常見于古代政治語境。

  3. 齊心協力
    如《管子·重令》中“衆寡同力,則戰可以必勝”,以及現代造句“需要大家患難與共,齊心同力”,強調團結協作的行動狀态,是當前最常用的含義。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經典文獻和現代語用,可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適用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背本趨末悲台碑亭弊惡邴鄭裁示豺鼠子遲昕抽匣翠羽低唱遞次東觀風會浮生六記幹旱顧私紅臉赤頸佳木斯交泰殿嘉志敬重舊景潑皮涓細覺王跼斂欿切空諱枯渴擴孔立稱靈翰靈蘭卵清羅馬字眄飾盤據迫窘浦漊蒲式耳蜸蠶清行遒進三迳三牛為麄掃望山禽聖珓侍胡石甗曙雞說陳泰尊貪欲無厭蜩翼圖瓦盧無稽之言武英殿聚珍版書洗垢匿瑕析毫剖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