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恕的意思、平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恕的解釋

持平寬仁。《北史·趙綽傳》:“時 河東 薛胄 為大理卿,俱名平恕。”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古稱至公者,蓋謂平恕無私。” 明 方孝孺 《杜推官贊》:“性剛嚴,而治獄平恕。”《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惟有 李勉 與他尉不同,專尚平恕,一切慘酷之刑,置而不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持平寬仁”,即公平公正與寬厚仁慈的結合。以下為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應用場景

4.深層内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用法,可參考《北史》《貞觀政要》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恕

平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平』和『恕』兩個字組成。其中『平』是一個多義字,表示平靜、平穩、平坦、平局等含義,它的部首是‘幹’,由4畫組成;而『恕』表示寬容、諒解、寬恕等含義,它的部首則是‘心’,由10畫組成。

來源

『平恕』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論語》。其中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意味着對待他人要有善意和寬容,不做自己不願意受到的對待。後來,這句話逐漸演化為“平恕”,成為人們寬容、諒解他人的指導原則。

繁體

『平恕』的繁體字為「平恕」,其中『平』的繁體字形為「平」,而『恕』的繁體字形為「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平』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平』字像一個直立的兩腳立在地上,中間用橫線連接,表示平穩、平靜之意。而『恕』的古代寫法為「+心」,中間為一個心形,四周加以「+」字的筆畫,表示寬容、諒解的心态。

例句

1. 他能夠平恕别人的過錯,這讓他擁有許多朋友。

2. 作為領導者,我們要學會平恕衆人的過失,以建立一個和諧的團隊。

組詞

平等、平和、平安、恕難、恕名...

近義詞

寬容、寬恕、諒解、諒解、容忍...

反義詞

報複、複仇、仇恨、刁難、挑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