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鹑鴽的意思、鹑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鹑鴽的解釋

二鳥名。鴽,鹌鹑之類的小鳥。因以并稱,泛指小鳥。《儀禮·公食大夫禮》:“上大夫庶羞二十,加以下大夫雉兔鶉鴽。” 宋 黃庭堅 《奉和王世弼》:“獵山窮鶉鴽,罩海極蝦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鹑鴽(chún rú)是古漢語中一個表示鳥類的複合詞,由“鹑”和“鴽”兩個同義字組合而成,泛指鹌鹑或小型鳥類。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


一、釋義與構成

  1. 基本詞義

    “鹑”指鹌鹑(學名:Coturnix coturnix),一種體型圓潤、羽色斑駁的遷徙性鳥類;“鴽”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牟母也”,清代段玉裁注引《禮記·月令》指出“鴽”即鹌鹑類的小鳥。兩字連用構成同義複詞,強調其小型鳥類的特征。

  2. 詞源考證

    • “鹑”的演變:

      甲骨文象形為短尾鳥,《爾雅·釋鳥》稱“鹑,鹌鹑屬”,後世專指鹌鹑。

    • “鴽”的本義:

      《說文解字·鳥部》載:“鴽,牟母也”,漢代鄭玄注《禮記》時明确“鴽,鹑也”,印證二字互通。


二、古籍文獻例證

  1. 《禮記·月令》

    “季春之月,田鼠化為鴽。”

    鄭玄注:“鴽,鹑也。”說明古人将“鴽”與“鹑”視為同物,反映物候現象。

  2. 《呂氏春秋·仲春紀》

    “鷹化為鸠,田鼠化為鴽。”

    高誘注:“鴽,鹑也。”再次佐證二者等同關系。

  3. 《本草綱目·禽部》

    李時珍稱鹌鹑“俗名鴽”,并引《交州記》“鴽鳥出九真,似鹑”,體現地域異名現象。


三、文化意涵

  1. 物候象征

    古代以“田鼠化鴽”作為春季到來的标志(《淮南子·時則訓》),體現農耕文明對自然節律的觀察。

  2. 飲食與藥用

    《飲膳正要》記載鹌鹑肉“味甘性溫”,為傳統滋補食材;《食療本草》稱其可“補五髒,益中續氣”。


四、現代考辨

現代動物學确認“鹑鴽”所指即鹌鹑(Coturnix coturnix),屬雉科,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其名稱演變反映了漢語詞彙從泛指到特指的精細化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鄭玄《禮記注》(《十三經注疏》本)
  3.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4.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5. 高誘《呂氏春秋注》(《諸子集成》本)

網絡擴展解釋

“鹑鴽”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詳細釋義

  1. 泛指小鳥
    兩字連用,代指鹌鹑和鴽這類小型鳥類,後引申為泛指所有小鳥。例如:

    • 《儀禮·公食大夫禮》提到“雉兔鶉鴽”,指宴席中的野味食材。
    • 宋代黃庭堅詩中“獵山窮鶉鴽”,描述捕獵山間的小鳥。
  2. 成語中的特殊含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鹑鴽”讀作“chún gé”,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但這一用法可能存在混淆。根據權威來源,“鹑鴽”本義更偏向鳥類,而“微不足道”的比喻可能源于“鹑鷇”(chún kòu,指雛鳥,引申為微小)。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儀禮》《黃庭堅詩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環半途而廢抱令守律不瞞恻怛之心側近剗新超野達節墊片電子排布式調燮頂用敵僞幹部四化剛塞詭志過舌害殺護校绛趺将領劫律草激節臼齒績優股開中可虞課語訛言空帷狂渎廊腰缦回狼牙脩老師夫論婚盲盲密薔薇木陛泮林革音偏擅親熟褥位入務三真六草山漏生湊生根申明詩價失身十指連心手鈔摔跤子私榮隨同泰鴻王楊盧駱無生篇無執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