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ograph; gramophone] 留聲機和電唱機的總稱
留聲機和電唱機的統稱。
唱機,又稱留聲機或電唱機,是一種用于播放唱片所記錄聲音的電子設備或機械裝置。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物理方式讀取唱片溝槽中的振動信息,并将其轉換為可聽見的聲音信號。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核心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唱機指“用電動機帶動轉盤旋轉,上面放唱片,用唱針接觸唱片,通過拾音器将機械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再經放大器放大後由揚聲器放出聲音的機器”。其核心部件包括轉盤、唱臂、唱針、拾音器(唱頭)及放大系統。
技術原理
《辭海》(第七版)指出,唱機的工作原理基于“機械-電聲轉換”:唱針沿唱片聲槽運動産生機械振動,拾音器将其轉換為電信號,經放大後驅動揚聲器發聲。早期手搖式唱機(如愛迪生留聲機)則完全依賴機械振動放大。
發展曆程
唱機誕生于19世紀末,托馬斯·愛迪生1877年發明圓筒留聲機,埃米爾·柏林納1887年改進為圓盤式唱片系統(《大辭海·機械電氣卷》)。20世紀中期,電唱機成為主流;70年代後逐漸被磁帶機、CD播放器取代,近年黑膠唱機因音質特點複興。
主要類型
社會影響
唱機革命性地改變了音樂傳播方式,使家庭音樂欣賞成為可能。《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強調其“推動了唱片工業發展,重構了20世紀大衆娛樂模式”。
技術标準
現代唱機需符合轉速精度(33⅓、45、78 RPM)、抖晃率(<0.1%)等參數标準(GB/T 14277-2013《電唱機》),唱針壓力通常為1.5-3.0克以平衡音質與唱片保護。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唱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理解:
指播放唱片的設備,包含以下兩類:
傳統唱機
現代延伸
在特定語境中,比喻重複機械的行為或缺乏新意的表達,如“像唱機一樣重複老套說辭”。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提示:如需技術細節(如部件原理)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知網百科或電唱機詞條。
捱牌部員漕米長身巢居癡妒齒數酢漿草達到搭搭撒撒戴炭簍子方闆方召蕃畿繁鳥肥膏負袠福字履高等學校佹佹鬼寰桂林一枝河南省後援加諸禁不得金雞障亢燥款約勵精圖治落腳戮殃藘蕠媚惑面陽鬧了歸齊牛刀割雞女壻拼讀牝雞晨鳴傔隸青菓岐岐期運山朶山上有山梢林守生獸糖訟駮叨教銅钹銅兜玩世僞言鄉弟香火地小程小簡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