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岐岐的意思、岐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岐岐的解釋

(1).形容聰穎早慧。《詩·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 漢 鄭玄 箋:“能匍匐則岐岐然意有所知也。” 唐 韓愈 《原性》:“ 後稷 之生也,其母無災,其始匍匐也,則岐岐然,嶷嶷然。”

(2).飛行貌。 漢 蔡邕 《篆勢》:“若行若飛,岐岐翾翾。”《文選·潘嶽<笙賦>》:“如鳥斯企,翾翾岐岐。” 李善 注:“翾翾岐岐,飛行貌。”

(3).翹起貌;挺立貌。 宋 梅堯臣 《觀拽龍舟》詩:“拽龍舟,過天池,尾矯矯,角岐岐。” 明 李東陽 《瑞麥頌》:“維田有麥,載被其隴,既堅既實,岐岐總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岐岐"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疊字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三種釋義:

一、形容山勢分岔貌 《說文解字》釋"岐"為"山名",後引申指山嶺分岔延伸的狀态。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提到:"凡岐頭、兩岐皆本于山岐之引申","岐岐"連用特指山巒交錯、分支明顯的自然景觀,如"遠眺群峰岐岐,如龍蛇盤踞"(《漢語疊字辭典》)。

二、指鳥類振翅飛翔 此義項源自《詩經·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漢代鄭玄箋注:"岐岐然意有所知也"。清代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考證此處"岐"通"翅",故"岐岐"可解作雛鳥振動翅膀學飛的狀态,後引申為鳥類翺翔的姿态。

三、形容才智早慧 《古代漢語詞典》收錄該詞特指幼童聰慧過人,此用法始見于東漢王充《論衡·本性》:"後稷為兒,始種樹時,遊戲種樹,而稷且知稼穑;岐岐然,嶷嶷然",以"岐岐"與"嶷嶷"對舉,形容後稷幼年即顯農事天賦。該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列為獨立詞條。

以上釋義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版)、《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版)及《詩經》曆代注疏文獻。由于古籍數字化程度差異,部分原始文獻可通過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ncpssd.org)查詢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岐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聰穎早慧
    指人年幼時便表現出聰慧的特質。該義項最早見于《詩經·大雅·生民》,描述後稷(周朝始祖)幼年時的聰慧狀态。唐代韓愈在《原性》中也引用此意,形容孩童的靈性。

  2. 飛行貌
    形容輕盈飛行的姿态,多用于文學描寫。例如:

    • 漢蔡邕《篆勢》:“若行若飛,岐岐翾翾。”
    • 潘嶽《笙賦》:“如鳥斯企,翾翾岐岐。”
  3. 翹起或挺立貌
    指物體高聳、挺拔的姿态。例如:

    • 宋梅堯臣《觀拽龍舟》:“尾矯矯,角岐岐。”
    • 明李東陽《瑞麥頌》:“岐岐總總。”

二、字源補充

“岐”本義為山名(今陝西岐山),因山體分岔得名,後衍生出“分支”“分歧”之意(同“歧”)。這一背景為“岐岐”的“挺立”“分叉”等引申義提供了依據。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詩經》《文選》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載半圓本生燈不爽裁取昌興城臯饬樸持正不撓竄惡戴丘對鰕多年腹堅複文幹打壘幹闌更授更元公坐海底撈月蝦蟆泉合配後悔不及黃敕夾棍禁脔金陵王氣盡态極妍冷沉沉林業漭洋洋辇路醲釀女奚嗙喻迫逐黔劇千妥萬妥窮覽碶牐弱不勝衣三愆筲桶身器審求實音霜署水鷄素守探覩條入葉貫通藝歪纏瀇滉鮮卑山降伏小諱銷弭小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