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約的意思、款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約的解釋

(1).誠意約請。 宋 史達祖 《東風第一枝·立春》詞:“寄聲沽酒人家,款約嬉遊伴侶。”

(2).猶盟約。《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不用寸兵成款約,千秋伯業誦 齊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約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雙方或多方共同議定并承諾遵守的條款、規約或盟約。其核心在于通過書面或口頭形式确立的具有約束力的約定,常見于古代民間自治組織、部落聯盟或地方社群之間。該詞強調約定的正式性和互信基礎,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規約;互訂的契約”。

  2. 曆史與民俗語境

    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如侗族、苗族)的傳統社會中,“款約”特指一種通過“合款”儀式締結的民間自治盟約。它是由村寨或族群首領共同商議制定的行為規範,涵蓋社會治安、資源分配、糾紛調解等内容,具有原始法律效力,是維持地方秩序的重要依據。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社群自我管理的智慧。

  3. 法律契約性質

    在廣義上,“款約”可泛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條約、合同或協議條款。例如明清時期官府與邊疆民族籤訂的盟約文書,或商業活動中雙方訂立的契約細則,均被稱為“款約”。其重點在于條款的明細化和締約方的責任義務。

  4. 文獻例證

    清代魏源《聖武記》載:“苗疆立有款約,凡殺人、劫盜者,款衆聚而處死。”此例說明款約在曆史上作為民間司法依據的作用。現代漢語中雖較少使用,但仍見于對傳統契約文化或民族學的研究文獻。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徐曉光. 《款約法:黔東南侗族習慣法的曆史人類學考察》. 廈門大學出版社.
  3. 方慧. 《中國曆代民族法律典籍——“二十五史”有關少數民族法律史料輯要》. 民族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款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誠意約請

指主人以誠摯的态度邀請客人或伴侶相聚。這一用法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例如:

2.盟約或規約

指雙方或多方達成的約定、協議,具有類似盟誓的約束力。例如:

補充說明

總結來看,“款約”既可表達個人間的誠摯邀請,也可指代具有約束力的集體約定,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拜洛徧循槟椥不該稱賞不已扯篷拉纖充颎獃悍耽玩道弟稱兄導論道思打渲調陣防援風柯焚林竭澤付現公度攻诘關灸國殇害義憨聲憨氣濠上賀新涼回熱見知法箕風畢雨斤欘急人所急烤電恐灼揆務螂蟻料敵若神六铢錢氓庶麪闆懦怯青豆舍懾息時政水鑒摅論談柄田律挑補聽見通告投袂而起兔客唾津晚歲危椽無邊無垠無它小恭颉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