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僞言的意思、僞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僞言的解釋

(1).假話。亦謂說假話。《國語·晉語三》:“僞言誤衆,死。” 漢 王充 《論衡·問孔》:“實不欲往,志動發言,是僞言也。” 唐 柳宗元 《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将入道序》:“今夫取科者……走高門,邀大車,巧笑而僞言,卑陬而姁媮,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吾無有也。”

(2).人為之言,造作之言。 清 恽敬 《答蔣松如書》:“誠使 陸敬輿 、 司馬君實 諸人生于今日,為四子書文, 韓退之 、 李習之 、 曾子固 諸人為之序,傳之數千載之後,其尊于 揚雄 之僞言、 劉歆 之飾説,蓋可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僞言,漢語詞彙,指虛假不實的言論或話語。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構成和實際應用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虛假言論

    指故意編造、歪曲事實的言辭,意圖欺騙或誤導他人。例如:“僞言惑衆”指用虛假言論迷惑大衆。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5卷,第1023頁。

  2. 欺詐性表達

    在古籍中常指違背事實的詭辯或詭詐之言,如《尚書·周書》載:“僞言孔彰”,意為虛假之言極其明顯。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4年,第1298頁。


二、詞源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與實例

  1. 古籍用例

    •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此處“僞”指後天人為的矯飾,與“僞言”的“虛假性”内核相通。
    • 《後漢書·列女傳》:“拒飾僞言,以怼嚴命。”指拒絕用虛假言辭應付嚴令。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87頁。

  2. 現代應用

    多用于批判蓄意傳播的謠言、不實宣傳或政治欺騙,如“識破僞言”“科學揭露僞言”。


四、近義與反義詞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56頁。

網絡擴展解釋

“僞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虛假的言辭或謊言,包含故意編造以欺騙或誤導他人的言語行為。拆解來看,“僞”即虛假、欺騙,“言”即言語、表達。

二、詳細解釋

  1. 假話或說假話

    • 如《國語·晉語三》提到“僞言誤衆,死”,強調虛假言論對群體的危害。
    • 漢代王充在《論衡·問孔》中批評孔子“僞言”,指其言行不一。
  2. 人為造作的言論

    • 清代恽敬在《答蔣松如書》中對比“僞言”與真實言論,認為刻意修飾的言辭缺乏自然性。

三、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批判性場景,如古文中的道德批判或現代語境下對虛假信息的揭露。例如唐代柳宗元在《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将入道序》中,用“僞言”諷刺科舉應試者的虛僞言辭。

總結
“僞言”既指具體謊言,也包含對刻意造作表達的否定,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批判性内涵。更多例證可參考《國語》《論衡》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摩敦謗棄抱柱之信備守禀告采采測量辰韓充電催逼當今無輩道台爾汝交高飛弓背觀宇谷谷豪劇和香丸滑跤混一貨流煎劑節根警擾濟濟锵锵鸠類集族刻吏雷然涼生生曆算砻刻騄骐麪餅苗圃募役漚手香滂濞盤攏配亨霈宥葡萄前溪棋處清良佉路瑟咤羣厲任養惹厭砂裡淘金屍羅勢态屍饔衰野死胔俗罵塌台特操無訾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