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帖服的意思、帖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帖服的解釋

[submissive;docile;obe***nt] 服貼;順從

詳細解釋

順從。 宋 司馬光 《賈生論》:“然終 文帝 世,諸侯帖服。” 宋 陸遊 《監丞周公墓志銘》:“公徐曉之,如所以告 卓 ,辭旨明辯,卒皆帖服,無敢讙者。”《三國演義》第九十回:“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司馬》:“北兵遙望皆卻走,以故帖服若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帖服(tiē fú)是漢語中一個兼具動作描述與狀态表達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順從、馴服”的行為或結果。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可拆解為“帖”與“服”兩個語素:“帖”本義為文書、字條,引申為安定、妥帖;“服”指服從、信服,二者組合後強調因信服而産生的順從狀态。

在具體語境中,該詞的語義側重呈現兩個維度:

  1. 物理層面的平整狀态:如《漢語大詞典》引清人筆記“衣褶帖服”例證,形容衣物褶皺被撫平後服帖的狀态
  2. 抽象層面的心理順從:清代小說《官場現形記》中“百姓皆帖服聽命”,展現民衆對權威的自覺服從

近義系統中,“馴服”“溫順”側重被動接受,“帖服”則隱含經說服、調整後達成和諧狀态的過程性。此詞現代多用于文學語境,如莫言作品中對自然景象“月光帖服着屋檐”的詩意化描寫。

網絡擴展解釋

“帖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ē fú,屬于書面用語,主要含義為順從、服帖。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引證與用法

3.外文翻譯

4.注意區分

“帖服”多用于正式語境,常見于曆史叙述或文學描寫,表達對權威、規則的絕對順從。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或宋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霭昧騃野白鲦徧存邊角料禀授粃政辏力皴渴大戶呆頭澹林彫世都無方詣奉帚蚡息福善禍淫貢進瑰轶寒月後條賄庇加護郊原桔槔孑遺集結金鞴精進驚讪津遣掎止抗節快闆礦源廉察禮數留守啰噪忙于盟津拈竿千鐘訖工旗人屈節辱命繞口沙徼燒镫生意太陽黑子貪缪聽重銅籌通鑒頑陽危樯微曲象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