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進貢。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 福建 例貢荔枝, 道光 元年經 顔制軍 檢 奏罷。昔 宋 洛陽相公 猶以貢進牡丹招同時詩人譏刺,若制軍乃不愧忠孝家矣!”
“貢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gòng jìn 釋義:指臣民或屬國向君主進獻物品,即“進貢”的同義詞。該詞主要用于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禮儀制度描述。
二、曆史背景
三、現代應用 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近現代多使用"進貢"替代。
注:該詞常見于古代公文和史書記載,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郎潛紀聞》等清代文獻。
《貢進》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向上級或者有權力的人獻上財物、禮品或者貢獻進取。
《貢進》的拆分部首是貝(貝字底)和進字頭,并且總共有12個筆畫。
《貢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封建社會,它強調了人們對于尊貴、有權力的人獻上自己的貢獻和禮品。
《貢進》的繁體字為「貢進」。
在古時候,漢字《貢進》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含義和用法是相似的。
1.他向國家貢進了自己的發明,得到了表彰和獎勵。
2.這個商人以各種珍貴的商品向皇帝貢進,以顯示自己的忠誠和財富。
1.貢獻:指個人或集體為國家、社會作出的積極貢獻。
2.進取:指在追求個人、職業、事業目标時勇往直前、不斷進取。
1.進貢:意思與《貢進》相似,都是向上級或有權力的人獻上財物、禮品或貢獻。
2.進獻:指向上級或有權力的人獻上財物、禮品或貢獻。
1.領取:指接收、接受别人所贈送的財物或禮品。
2.索取:指主動向别人要求財物或禮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