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數,遁甲。蔔筮、占候之類術數的名稱。《三國志·魏志·管辂傳》“ 正元 二年,弟 辰 謂 輅 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辂别傳》:“夫 晉 魏 之士,見 輅 道術神妙,占候無錯,以為有隱書及象甲之數。”
象甲一詞在漢語詞典及專業領域中有兩層核心釋義:
一、昆蟲學定義 象甲是鞘翅目象甲科昆蟲的統稱,屬農業害蟲類群。其名稱源于頭部延伸的管狀喙,形似大象長鼻,故得名《中國昆蟲志》(科學出版社,2020)。成蟲體長多在2-15毫米之間,體壁堅硬,前翅特化為鞘翅,幼蟲多呈無足蛴螬狀,主要危害谷物、豆類等農作物倉儲及田間作物《農業害蟲圖鑒》(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二、古代軍事器具 在古漢語中,“象甲”特指以象皮制作的铠甲,屬冷兵器時代特殊防護裝備。《中國古代軍事辭典》(中華書局,2005)記載此類铠甲最早見于漢代西南邊疆部族,利用亞洲象厚皮經鞣制、層疊工藝制成,具有輕便抗砍的特性。明代《武備志》将其歸為“異制甲胄”,多用于象兵部隊指揮官。
詞源學延伸 “象甲”屬偏正構詞法,以“象”喻形态特征(昆蟲喙部)或材質來源(動物象皮),通過具象類比形成專有名詞。該構詞方式體現了漢語命名中“觀物取象”的思維傳統《漢語詞源學十講》(商務印書館,2019)。
“象甲”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指古代占卜、預測相關的兩種術數名稱:
象甲科昆蟲的簡稱,又稱“象鼻蟲”,屬于鞘翅目,特征包括:
在成語中可比喻人言行刻闆,如“象甲”形容如甲骨文般僵硬、缺乏靈活性的狀态,但此用法較罕見。
提示:如需具體領域(如生物學或曆史文獻)的擴展說明,可進一步補充。
愛恤哀宥黯黮白黑不分不結盟運動慚急産額償死吃力聡聡蛋糕點句蒂落丢魂丢魄斷臂燃身二華分段身符傳府首幹嘉學派孤忠奸狡羁遲進蹈謹幹九音鑼科要口脂襕帶兩犀連頭帶腦面具敏捷蜜滓目光難舍鬧矛盾呢喃辟踴丕振樸實無華俏勤兒鬐鬣情絲起葶驅逼如有所失如運諸掌繩菲試劍順古桃李遍天下鐵闆一塊鐵硯磨穿土蛆王室文聯侮衊狹陋校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