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抗節的意思、抗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抗節的解釋

堅守節操。 漢 賈誼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讓 也……已而抗節緻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詩:“榮寵無心易,艱危抗節難。” 明 張煌言 《羅子木詩序》:“逋臣處士,率抗節其間。” 蘇曼殊 《嶺南幽光錄》:“﹝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國,以見諸公地下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節……皆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抗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堅守節操,尤其在面對艱難或誘惑時保持氣節。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與用法

3.語境與延伸

4.綜合釋義

網絡解釋進一步補充,“抗節”強調通過行動彰顯氣節,如豫讓從“反君事仇”到“抗節緻忠”的轉變,體現個人選擇與外部環境的關系。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相關詞典(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抗節》的意思

《抗節》是一個意味着堅守節操、不屈服于外在壓力的詞彙。它代表着對于自己原則和信念的堅守,并表達了不被誘惑和威脅所打擊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抗節》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抗》和《節》。

來源

《抗節》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根傳》中,描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宰相王齊抵抗秦軍的故事。從此以後,《抗節》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漢字詞彙,被廣泛用于表達堅守原則和信念的意義。

繁體

《抗節》是《抗節》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将《抗節》寫作「抗曰」或「曰枀」。

例句

1. 他始終抗節,拒絕了賄賂的誘惑。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堅定地抗節,不屈服于壓力。

組詞

抗志、抗強、抗争、節操、節制、節儉等。

近義詞

抵禦、抵抗、抵擋、抗拒、抗衡、堅持、不屈。

反義詞

屈服、妥協、順從、妥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