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抗節的意思、抗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抗節的解釋

堅守節操。 漢 賈誼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讓 也……已而抗節緻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詩:“榮寵無心易,艱危抗節難。” 明 張煌言 《羅子木詩序》:“逋臣處士,率抗節其間。” 蘇曼殊 《嶺南幽光錄》:“﹝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國,以見諸公地下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節……皆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抗節,漢語詞彙中表示堅守節操、不屈服于威壓的精神品格,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以下三方面:

一、詞源解析 "抗"字本義為抵禦、抗拒,《說文解字》釋作"扞也";"節"指氣節操守,《辭海》解釋為"人的品格準則"。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漢書·朱雲傳》"抗節逆命"的記載,指朱雲面對權貴仍保持正直品格的行為。

二、核心語義

  1. 忠貞堅守:指在逆境中恪守道德準則,如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的實踐
  2. 拒絕妥協:特指對威逼利誘的抵抗,《宋史·忠義傳》載李若水"抗節不撓"的事例
  3. 精神象征:已升華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符號,《漢語大詞典》将其列為氣節類核心詞彙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表彰堅守職業道德、捍衛原則的群體。教育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釋義擴展至"為維護正義而堅持鬥争"的行為範疇,常見于表彰模範人物的官方文書中。

網絡擴展解釋

“抗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堅守節操,尤其在面對艱難或誘惑時保持氣節。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與用法

3.語境與延伸

4.綜合釋義

網絡解釋進一步補充,“抗節”強調通過行動彰顯氣節,如豫讓從“反君事仇”到“抗節緻忠”的轉變,體現個人選擇與外部環境的關系。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相關詞典(如、)。

别人正在浏覽...

阿保之勞礙口阿尊事貴百結貝飾逼夾鄙見纏絷龊燈粗質殿省雕掞東轉西轉反閉丐外耕作公益金姑蘇台汗羞河伯使者花甲子互卦火厤解纜塉确就功悢悢缭繞力把瑉玉鬧喧弄筆生潛伏期巧士漆妃栖遑擎架青洛清清楚楚欋槌戎騎散妓掃箒星扇訹聲績深茂誓盟屍玩霜露之思厮傭送戰饕口饞舌踏壇鐵弗鐵箍王碼漢卡皖南事變蓊茂蕭折魚吸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