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徧存的意思、徧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徧存的解釋

周 天子遣使間歲存問諸侯之禮。天子巡守之明年所舉者,稱“徧存”。《周禮·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歲徧存,三歲徧覜,五歲徧省。” 鄭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所謂間問也。歲者,巡守之明歲,以為始也。” 孫诒讓 正義:“《説文·子部》雲:‘存,恤問也。’《爾雅·釋詁》雲:‘在、存、省、視,察也。’又雲:‘覜,視也。’《廣雅·釋詁》雲:‘省,視也。’三者訓義略同,隨事立名耳。雲‘所謂閒問也’者,謂三者通為閒問,以其皆閒歲一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徧存”是一個古代禮儀術語,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周禮》中的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1. 核心含義
    指周天子派遣使臣定期慰問諸侯的禮儀制度。根據《周禮·秋官·大行人》記載,天子在巡守後的第二年(即“巡守之明歲”)派遣使臣對諸侯進行慰問,稱為“徧存”。

  2. 實施規則
    周天子對諸侯的存問分為三個周期:

    • 歲徧存:每年一次慰問(實際執行中為巡守後的第二年首次進行);
    • 三歲徧覜:每三年一次更正式的省視;
    • 五歲徧省:每五年一次全面考察。
  3. 詞源解析

    • “徧”通“遍”,意為普遍、全面;
    • “存”指慰問、體恤,體現天子對諸侯的關懷。
  4. 讀音争議
    部分文獻标注為“pián cún”(如),但主流注音為“biàn cún”(如、3),可能與古音演變或通假字有關,建議以《周禮》相關研究為準。

注意:現代語境中偶見将“徧存”誤解為“廣泛積累”(如),實為對古語的誤讀。該詞本義專指周代禮儀制度,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徧存》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廣泛地保存或保留。它由"徧"和"存"兩個字組成。 "徧"的部首是彳,總共有12個筆畫。這個字在繁體中寫作"遍",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也可以寫作"迥"或"輾"。 "存"的部首是子,有6個筆畫。這個字在繁體中同樣寫作"存"。 《徧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遍纂",意為廣泛編輯或整理,後來發展演變為"遍存",表示廣泛保留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徧存》的例句: 1. 他把這些照片徧存了起來,以備将來回憶。 2. 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如何徧存重要的文件。 一些與《徧存》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徧覽:廣泛閱讀或查看 2. 徧讀:仔細地閱讀 3. 徧友:廣泛結交朋友 一些與《徧存》相近義的詞有: 1. 廣泛保存 2. 大量留存 3. 普遍儲存 與《徧存》相反義的詞可能是: 1. 有限選擇 2. 有選擇性保存 3. 片面收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