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老。指年老緻仕之卿大夫。《文選·張衡<東京賦>》:“執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 李善 注引《東觀漢記》:“ 永明 二年詔曰:‘十月元日,始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朕親袒割牲。’” 宋 範仲淹 《老人星賦》:“歷數自延於人主,名實何慙於國叟。”
“國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國叟(拼音:guó sǒu)指國家中德高望重的年長者,特指年老退休的卿大夫,即“國老”。該詞常用于表達對年長賢者的尊稱,強調其豐富的經驗和高尚品德。
詞源與構成
文化内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東觀漢記》《東京賦》等古籍。
國叟(guó sǒu)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國”和“叟”。
“國”的部首是“囗”,它的筆畫數是4;“叟”的部首是“老”,它的筆畫數是10。
“國叟”這個詞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文言文中,意為“國家的長者、老人”。它描述的是國家中地位崇高、年事已高的長者。
“國叟”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國叟」。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漢字的形态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國叟”一詞的基本組成和含義并未改變。
1. 老祖宗早已告訴我們,我們要尊敬國叟,聽取他們的意見。
2. 這位國叟教給我們很多關于人生的經驗和智慧。
國士、老國、老叟、叟老。
國翁、國尊、國者、國人。
少年、弟子、初學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