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宮的意思、公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宮的解釋

(1).君王的宮殿。《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呂 、 郤 畏偪,将焚公宮而弑 晉侯 。” 漢 班固 《白6*虎通·辟雍》:“《王制》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 唐 白居易 《祭鹹安公主文》:“組紃之訓,既習於公宮;湯沐之封,遂開於國邑。”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孟子一》:“古者卿大夫皆受宅於司裡,與公宮相近。”

(2).泛指官府。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阆州》詩:“公宮造廣廈,木石乃無數。” 仇兆鳌 注:“ 趙 曰:凡官府貴處,謂之公宮。”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公宮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公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君王的宮殿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呂、郤畏偪,将焚公宮而弑晉侯。”。班固在《白虎通·辟雍》中也提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進一步印證了其指代帝王居所的功能。唐代白居易的詩句“組紃之訓,既習於公宮”則體現了這一用法在文學中的延續。

  2. 泛指官府或官署
    在更廣義的語境中,“公宮”可代指政府機構。如《儀禮·士昏禮》提到“教于公宮三月”,此處的“公宮”即指官方教育場所。杜甫《送高司直尋封阆州》中“公宮造廣廈”的表述,進一步說明其擴展含義為官府建築。

二、其他補充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相關研究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白虎通》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宮》的意思

《公宮》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宮殿中歸公共使用或公衆行事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公宮》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公(Gong)和宮(Gong)。

“公”的部首是八,總筆畫是二。

“宮”的部首是宀(寶蓋頭),總筆畫是宀+6。

《公宮》的來源

《公宮》一詞來源于古代宮廷建築的術語,指的是宮殿中公共的場所。在古代中國,宮殿是帝王居住和行政事務的場所,其中的一些區域是對外開放的,供官員和百姓舉行重要活動。

《公宮》的繁體

《公宮》的繁體字為「公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在《公宮》這個詞的字形變化過程中,曾經有過不同的寫法。例如:

《說文解字》中将其寫作「公甯」。

《公宮》的例句

1. 皇帝在《公宮》接見衆臣。

2. 每年國慶節舉行盛大的遊行活動将在《公宮》舉行。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

宮廷、宮殿、攘宮、公共、公共場所等。

近義詞

與《公宮》近義的詞語有:

宮殿、行宮、朝堂。

反義詞

與《公宮》反義的詞語有:

私宅、私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