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感風簿的意思、感風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感風簿的解釋

宋 代太學諸生請假外宿的登記簿。例以“感風”為名,故稱。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十:“ 沉存中 雲:‘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則虛其夜,謂之豁宿……名下書腸肚不安,免宿。’故館閣宿歷,相傳謂之‘害肚歷’。餘為太學諸生請假出宿,前廊置一簿,書雲‘感風’,則‘害肚歷’,可對‘感風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感風簿”是宋代太學中用于學生請假外宿的登記簿,其名稱來源于當時以“感風”(即“中風”)作為請假理由的慣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詞專指宋代太學生請假外出過夜的登記冊。學生需在前廊登記簿上填寫“感風”作為請假理由,故稱“感風簿”。

  2. 背景與用法

    • 宋代太學管理嚴格,學生外宿需登記具體原因。
    • 學生常以“感風”(中風)為托詞,逐漸形成固定說法,類似現代“病假”的委婉表達。
    • 與之對應的“害肚曆”是館閣官員請假記錄,兩者形成有趣對仗。
  3. 文化意義
    這一制度反映了古代教育管理的規範性和語言文化的含蓄性,也展現了宋代文人生活中的幽默與智慧。

注音:gǎn fēng bù(ㄍㄢˇ ㄈㄥ ㄅㄨ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感風簿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一種記錄風景感受的文集。下面進行詳細解釋和提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感風簿的拆分部首是“心”和“纟”,其中“心”是指心意、感受,“纟”是指細線、織物的意思。這個詞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感風簿一詞起源于中國文學,原指一種以記錄旅行中所感受到的自然風光為主題的書籍。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感風簿的寫法為「感風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感風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參考相關曆史文獻以獲取準确信息。 例句: 1.她的感風簿記錄了她在海邊欣賞美景的思緒和感受。 2.他每次旅行都會帶上感風簿,用來記錄他的旅途中點點滴滴。 組詞: 感風簿沒有明确的組詞或者固定的詞組,但可以根據需要和上下文進行搭配,如「記錄感風簿」、「閱讀感風簿」等。 近義詞: 感風簿的近義詞可以是風景筆記、觀景紀錄等,都指記錄風景感受的文集。 反義詞: 感風簿的反義詞可以是日記、書信等,都是指記錄個人經曆和感受的文體。 希望以上的信息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疑問,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