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理棹的意思、理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理棹的解釋

亦作“ 理櫂 ”。整治船槳。謂行船,啟航。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理棹遄還期,遵渚騖修坰。” 唐 司空圖 《唐宣州王公行狀》:“先是内外使臣自 江陵 理棹,則緣境數州皆弊控舟之役,公舉奏條約,給官緡,以僦水工。” 宋 陸遊 《鵲橋仙》詞:“潮生理櫂,潮平繫纜,潮落浩歌歸去。” 明 袁袠 《同諸文學避暑石湖》詩之一:“理棹泛湖陰,停橈占水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理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整理船槳,準備行船。其中:

二、古籍例證與語境分析

  1. 離别場景标志

    如南朝謝靈運《初去郡》詩:“理棹遄還期,遵渚骛修坰。” 此處“理棹”指整理行裝登船離任,暗示詩人辭官歸隱的決斷。

  2. 遠行前的準備

    陶淵明《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雲:“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欣侍溫顔,再喜見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後文“理棹變金素” 呼應前文,表明季節更替中持續行舟的艱辛。

  3. 動作的延續性

    唐代張九齡《自湘水南行》中“理棹雖雲遠,飲水甯有惜?” 将“理棹”與長途跋涉關聯,凸顯舟行勞頓卻義無反顧的心境。

三、權威辭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532628598)收錄:

理棹:意為置辦行裝,準備舟船。多用于詩文,表啟程之意。

四、語義演變

該詞屬動作性複合詞,中古時期高頻出現于山水詩與遊記,承載古人“舟車勞頓”的出行意象。隨着交通工具變遷,“理棹”逐漸被“啟程”“解纜”等詞替代,成為漢語史中反映生活場景變遷的語料标本。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典:謝靈運《初去郡》原文及注釋
  2. 古詩文網:陶淵明《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全文解析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張九齡《自湘水南行》校勘本
  4.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印刷版第7卷,第1123頁

網絡擴展解釋

“理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整理船槳,準備行船或啟航。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用法與例句

3.相關延伸

4.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門襟案抏憊懶臕健不得不不字參問艚子池隍垂裳颠隳貂尾二钺泛越各得其宜割發勾垂怪相管帳寒腹短識橫眉竪眼魂不負體呼吸道荊棘律赳桓鋗玉掘起遽容開消老先生力臂龍亶石論證梅漿明角燈逆行暖烘烘拼音鉛砌凄歌輕口輕舌七竅玲珑囚衣審案神清骨秀實才素士探囊胠箧甜蜜腯成讬付尾櫜文文莫莫無量數無條件香萁閑帳小月氏僁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