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濡口的意思、濡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濡口的解釋

指 濡須口 。 清 吳偉業 《八風詩·東南風》:“捩柁引船 濡口 利,禡牙揮扇 赭圻 功。”參見“ 濡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濡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理專名屬性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解析與曆史地理兩個維度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濡」

    本義為沾濕、浸潤(《說文解字·水部》:「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引申為遲緩、停留。在古漢語中常指水流名或濕潤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濡」字條。

  2. 「口」

    指河流交彙處或水道要沖(如「河口」「渡口」),強調地理節點的功能性。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口」字釋義。

二、地理專名:濡須水入江之口

「濡口」特指濡須水(今裕溪河)彙入長江的河口,位于今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境内。該地因三國時期軍事要塞「濡須口」聞名:

三、現代應用

作為曆史地名遺存,「濡口」今屬無為市泥汊鎮轄區,仍保留渡口功能,部分文獻亦以「濡須口」代稱該地域。

來源:《安徽省志·地名志》。


參考文獻來源: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國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安徽省志·地名志. 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網絡擴展解釋

“濡口”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地理名稱(主流解釋)

指濡須口,古代軍事要地,位于今安徽含山縣。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如清代吳偉業《八風詩·東南風》中“捩柁引船濡口利”即描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曆史背景:濡須口是三國時期魏吳争奪的戰略據點,因濡須水(今運漕河)與長江交彙得名,孫權曾在此築濡須塢。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部分詞典提到“濡口”可比喻對期盼之事的渴望,如用口水潤唇表達急切心情,適用于描述等待工作機會、考試結果等場景。但此解釋在權威曆史文獻中較少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總結建議

  1. 優先采用地理含義:學術或曆史語境中,“濡口”多指濡須口。
  2. 注意語境差異:若文本涉及情感表達,可參考成語釋義,但需謹慎驗證來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書,或訪問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寶绶邊郊便席别風淮雨嘈囋逞辭貙甿初末出污泥而不染青蓮嬌畜疫翠羽被挫磨電飄鵰章兜肚鬥迎杜門絕迹發號扶挮浮音稾芼隔斜恭勤觥筵寡薄貫道過極過敏花馬掉嘴牋疏擊射積陽軍政礦井雷神簾外寥天冒混彌彌慕利凝閡滂渤氣羸寝惡染古榮閥山嵎受節庶女叫天順欲說徹束手就斃司察宿愆通行馬牌通源甕中之鼈汙黦銜艱縣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