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濡口的意思、濡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濡口的解釋

指 濡須口 。 清 吳偉業 《八風詩·東南風》:“捩柁引船 濡口 利,禡牙揮扇 赭圻 功。”參見“ 濡須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濡口”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地理名稱(主流解釋)

指濡須口,古代軍事要地,位于今安徽含山縣。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如清代吳偉業《八風詩·東南風》中“捩柁引船濡口利”即描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曆史背景:濡須口是三國時期魏吳争奪的戰略據點,因濡須水(今運漕河)與長江交彙得名,孫權曾在此築濡須塢。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部分詞典提到“濡口”可比喻對期盼之事的渴望,如用口水潤唇表達急切心情,適用于描述等待工作機會、考試結果等場景。但此解釋在權威曆史文獻中較少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總結建議

  1. 優先采用地理含義:學術或曆史語境中,“濡口”多指濡須口。
  2. 注意語境差異:若文本涉及情感表達,可參考成語釋義,但需謹慎驗證來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書,或訪問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濡口是一個漢字詞語,音讀為"rú kǒu"。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是"水"部,右邊是"口"部。它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是8。濡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意思是濕潤、滋潤口腔。在繁體字中,濡口的寫法依然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濡口的形狀稍有不同。在金文和小篆中,它的形狀更加樸素和簡化。隨着漢字的演變,濡口的形态逐漸衍化為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樣子。 以下是一些使用濡口的例句: 1. 她沉默了片刻,濡口開言道:“我會一直等你的。” 2. 空氣中彌漫着濡口的花香,讓人心情愉悅。 搭配濡口的相關詞彙有: 1. 濡潤:指潤濕、滋潤。 2. 溲滿:指水滿。 與濡口相反義的詞彙是: 1. 烘幹:指使物體完全失去水分而幹燥。 2. 枯燥:指缺乏刺激、無趣。 綜上所述,濡口是一個形容濕潤、滋潤口腔的詞語。它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是8。濡口的字形經過演變,但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它的形狀稍有不同。一些使用濡口的例句包括描述人的等待和空氣中彌漫的花香。相關的搭配詞有濡潤和溲滿,而與之相反的詞則為烘幹和枯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