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慶節的意思、國慶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慶節的解釋

指我國國慶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慶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通常為紀念國家成立、獨立或革命勝利而設立的重要法定節日。在中國特指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紀念日,全稱為“國慶紀念日”。

一、詞典釋義與曆史淵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界定:“國慶節”即“國家慶典之日”,專指中國法定國慶日。其曆史可追溯至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将每年10月1日确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來源:中國政府網《國慶節的由來》)。

二、文化内涵與社會意義

國慶節承載三重核心價值:

  1. 國家象征:體現國家主權與民族凝聚力,通過升旗儀式、閱兵等活動強化國民認同(來源:《中國文化節日大典》)。
  2. 曆史傳承:紀念中國革命曆程與建設成就,如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儀式延續對先烈的緬懷(來源:新華社專題報道)。
  3. 社會功能:法定假期促進家庭團聚、文化旅遊及愛國主義教育,形成“紅色旅遊”等特色文化活動(來源:文化和旅遊部公報)。

三、現代慶祝形式演變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曆年通知,國慶活動呈現三大特征:

學術補充:語言學家符淮青在《現代漢語詞彙學》中指出,節日名詞的釋義需包含“時間錨點(10月1日)”“法定屬性(國務院頒布)”及“文化行為模式(慶典、休假)”三層語義,國慶節釋義正契合此框架。

網絡擴展解釋

國慶節是一個國家為紀念自身成立、獨立或重大曆史事件而設立的法定節日,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征意義和民族文化内涵。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國慶節(National Day)是主權國家為慶祝國家誕生、政權建立或重大曆史轉折點設立的全民性紀念日,通常伴隨官方慶典、民衆集會等活動,體現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2. 曆史起源 現代國慶節概念起源于18-19世紀的民族國家形成時期。例如:

  1. 國際差異 不同國家的國慶節具有獨特背景:
  1. 現代意義
  1. 中國國慶特色

需注意的是,部分國家國慶節與獨立日重合(如墨西哥9月16日獨立日),而君主制國家常以君主生日為國慶日(如日本天皇誕辰)。國慶節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政治體制、文化傳統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闆蹋蹋崩淪弊帚千金缽盂操柯讒言成配臣庶吃寡醋馳神春喚猝急噉噬登對掉盞子抵掌而談敦饬戹辱遏障飯僧廢書腐熟俯仰公賓寡欲詭薄規創孤忠合伯恨相知晩吼罵後母歡氣家館假眉三道江心蛟浪甲宅記辨盡歡就醫镌價拘神遣将款目撂手留時睦睦漂零蓬斷人主閏朝掃難燒畲使館識時務者為俊傑聽其自流頭昏眼暗烏集之衆下浮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