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欲的意思、寡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欲的解釋

[have few desires] 少私欲;節欲

養心并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

詳細解釋

見“ 寡欲 ”。


亦作“ 寡慾 ”。節制欲望;欲望少。《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北齊書·王昕傳》:“﹝ 王昕 ﹞性閒淡寡欲,雖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雲笈七籤》卷三二:“少不勤行,壯不競時,長而安貧,老而寡慾,閑心勞形,養生之方也。”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五:“﹝ 李常真 ﹞說:‘好好養養,幾天就好了,一要清心寡欲,二要斂性收心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寡欲”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減少過度的欲望追求。以下從詞典學角度分層解析:

  1. 詞義分解

    “寡”意為稀少、減少,《說文解字》釋為“少也”;“欲”指欲望、貪念。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即“使欲望變少”。

  2. 哲學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道家典籍,《道德經》第十九章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主張通過節制物欲回歸自然本性。此思想後被儒家吸收,《論語·子罕》載孔子“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體現克己理念。

  3. 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中包含兩層内涵:

    • 生理層面:控制感官享受,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解釋為“節制肉體欲望”
    • 心理層面:降低名利追逐,《漢語大詞典》引申為“心境淡泊,不慕榮利”。
  4. 近義辨析

    與“禁欲”強調徹底消滅欲望不同,“寡欲”側重適度調控,如《辭海》特别标注其“非否定合理需求,而是避免過度”的辯證性。

  5. 實踐範例

    宋代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通過“如飲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的論述,生動诠釋了“存天理,滅人欲”中“寡欲”的實踐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寡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ǎ yù,指節制欲望、保持心地清淨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寡欲”意為減少私欲或節制欲望,強調通過控制物質與精神需求來達到内心平和。它并非完全禁欲,而是避免過度追求,如道教提倡的“去甚、去奢、去泰”(去除極端、奢侈、過分的行為)。

二、思想淵源

  1. 道家思想
    • 最早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主張通過減少欲望回歸質樸本性。
    • 道教将其與修行結合,提倡“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的境界。
  2. 儒家觀點
    • 《孟子·盡心下》提到“養心莫善于寡欲”,認為節制欲望是修身養性的關鍵。

三、實踐意義

四、現代解讀

當代語境下,“寡欲”更傾向理性節制,而非絕對無欲。例如道教認為現代社會需承認合理欲望,但應避免過度膨脹。

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保官雹散辯道表相鄙夫沉謀重慮沖挹楚弦雕蟲小藝敵軍丁口錢棟隆貳忒感舊蝦蟆陵含玉後己荒甸徽榮戶将昏定晨省嬌寒鉸鉸焦勞加重蹐步胫毛擊石波嫉俗駿聲慷慨淋漓克害窺睨厲兵鄰近龍生九子鸾偶落地窗毛裡眉笑眼開漂墊貧賤不移披心相付前腳千萬買隣鵲填河容量三釀五齊色狼僧塔死力桃臉天公絮荼緩屠陷望秋物鬽小見崤嵚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