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饬的意思、敦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饬的解釋

(1).厚重謹慎。 明 歸有光 《送嘉定丞魯侯序》:“ 嘉定 之丞 魯侯 ,将以考績去。縣學生 龔有成 來徵予文,以道其行。予于侯無聞焉…… 有成 又敦飭之士,足未嘗履侯之堂,而以其文請,是重侯之去也。”

(2).整饬。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天子以人情恇愳,民氣浮動,手詔敦飭,且宜鎮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饬”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結合古代文獻與現代詞典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敦”意為敦促、督促,“饬”指整頓、告誡,合指通過嚴格督促實現規範管理。該詞多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的訓導行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二、出處考據 最早可追溯至《尚書·胤征》:“俶擾天紀,遐棄厥司,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孔傳:“敦饬衆官,使謹天職。”此處體現古代官僚體系的紀律要求(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三、語境應用

  1. 行政領域:如《明史·職官志》載“嚴饬邊備”,指整頓邊防
  2. 家庭教育:王夫之《讀通鑒論》有“敦饬子弟”的記載,強調家教規範
  3. 自我修養:《曾國藩家書》中“朝夕敦饬”表自我鞭策之意

四、近義辨析 與“敦促”側重催促不同,“敦饬”更強調通過規範達到整治目的;相較“整頓”更具訓誡意味,常見于正式文書場景(《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敦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厚重謹慎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性格,指為人敦厚且處事嚴謹。例如明代歸有光在《送嘉定丞魯侯序》中提到“有成又敦饬之士”,即強調其品性持重()。

  2. 整饬、整頓
    指對事物或秩序進行規範、整理。如清代王闿運在《常公神道碑》中描述“手诏敦饬”,意為通過整頓來穩定局勢()。

二、發音與詞性

三、來源與用法

四、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可修飾文章或言辭,但此用法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為引申義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侯闇過安迹白獸悲煩繃定不近道理草剃禽狝戴淵劍大塊朵頤淡淡凋年定址洞房花燭端莊遁名改作罰布發汗販夫肥健風謗符拔桂林杏苑貴勢顧犬補牢皓足呴喻花子胚毀惡僵石教職員工嘉善集餐郡邸慨發困窮坤樞連裆褲兩重性嫠不恤緯列地立事密舉墨鏡蹑蹬努嘴胖唇媻跚骈牢破說起塔丘樊勸農撒決深指碎職天市脫盲犀柄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