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饬的意思、敦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饬的解釋

(1).厚重謹慎。 明 歸有光 《送嘉定丞魯侯序》:“ 嘉定 之丞 魯侯 ,将以考績去。縣學生 龔有成 來徵予文,以道其行。予于侯無聞焉…… 有成 又敦飭之士,足未嘗履侯之堂,而以其文請,是重侯之去也。”

(2).整饬。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天子以人情恇愳,民氣浮動,手詔敦飭,且宜鎮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敦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厚重謹慎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性格,指為人敦厚且處事嚴謹。例如明代歸有光在《送嘉定丞魯侯序》中提到“有成又敦饬之士”,即強調其品性持重()。

  2. 整饬、整頓
    指對事物或秩序進行規範、整理。如清代王闿運在《常公神道碑》中描述“手诏敦饬”,意為通過整頓來穩定局勢()。

二、發音與詞性

三、來源與用法

四、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可修飾文章或言辭,但此用法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為引申義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敦饬(dūn chu)指的是通過真誠勸導和嚴肅教誨來改正他人言行不正的行為。這個詞在中文中一般用來形容親友、長輩或師長對後輩進行教誨引導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敦饬的拆分部首是饣(shí)和饑(jī),其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敦饬一詞出自古代《論語》中的一句話:“敦敦之饬,不可以言欲之過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篇,意思是教導和規勸應該非常謹慎,不能過分地強調欲望。

繁體

敦饬的繁體字形為敦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敦饬的字形略有差異,其中饬在古漢字裡沒有“饣”部,而是由“㐆”和“止”組成。

例句 組詞

與敦饬相關的詞語有教育、教導、規勸、引導等。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是教誨、教導、訓誡等。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縱容、姑息、放任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