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廢書的意思、廢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廢書的解釋

(1).放下書。謂中止閱讀。《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序》:“餘讀《孟子書》,至 梁惠王 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 唐 劉知幾 《史通·自叙》:“嘗聞家君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傳》,每廢書而聽。”

(2).失去使用價值的書籍。如:把廢書廢報送到廢品回收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廢書"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釋義:

一、基礎釋義

  1. 擱置書本

    指中止閱讀或放下書籍的行為。多因外界幹擾、情緒波動或身體疲勞導緻無法繼續讀書。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描述因感慨而中斷閱讀的情景。此義項強調讀書行為的暫停。

  2. 廢棄無用的書籍

    指失去使用價值或遭淘汰的典籍文獻。如《論衡·書解》中"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暗含未被廢棄的書籍得以留存。此用法常與曆史事件(如焚書)關聯,體現文獻存續的偶然性。

二、詞源與結構解析

三、文化意象與典故

"廢書而歎"作為經典意象,承載三重文化心理:

  1. 對曆史興衰的感懷(如讀史至王朝覆滅)
  2. 對人性困境的共鳴(如讀至忠臣蒙冤)
  3. 對理想受挫的憤懑(如讀聖賢之道難行) 此意象在蘇轼《晁錯論》、歸有光《項脊軒志》等作品中均有化用。

四、現代使用場景

  1. 學術領域

    指因内容謬誤或載體損壞失去研究價值的古籍,如考古發現的殘簡斷篇。

  2. 教育場景

    教師批評學生"廢書不觀",喻指荒廢學業。

  3. 文學創作

    當代小說常以"廢書"象征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如賈平凹《廢都》意象延伸)。


權威參考來源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廢書"詞條.

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3.

王利器. 王利器論學雜著·古籍整理通論[C].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

莫砺鋒. 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M]. 鳳凰出版社, 2020: 第三章第四節.

袁行霈. 中國文學概論(增訂本)[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文學意象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廢書”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動詞短語:放下書,中止閱讀

  1. 古文中的常見用法
    指因情緒波動或外界幹擾而停止閱讀。例如:

    • 《史記》提到“廢書而歎”,形容讀到感慨處放下書歎息。
    • 唐代劉知幾在《史通·自叙》中描述聽家人講書時“廢書而聽”,即放下書本專注旁聽。
  2. 現代引申義
    可比喻因其他事務中斷閱讀,如提到的“華歆廢書出觀”,即丢下書出去觀望。


二、名詞:失去價值的書籍

  1. 指内容過時或質量低劣的書
    如所述,包括過時教材、陳舊理論書籍或印刷粗糙的劣質書。

  2. 未被利用的閑置書籍
    長期堆積未被閱讀的書籍,例如送到回收站的“廢書廢報”。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編導别寝敝衣枵腹草荒處斷蔥籠鹾賈答剌釣魚抵鵲冬冬防患鳳閣舍人俘級貫節回讬火刑觳折驕惰家庭出身鯨猾敬老恤貧極星涓滴之勞軍工廠考卷款邊礦業浪迹天下浪漫谛克老兒子麗春草柳棉離尤門捆谟士謀奸盤散朋友平頭數破用乾浄土千裡棹切惟親藹氣虛鵲構入試飒爾山羊胡子少焉石礎泰西談薦檀香爐溫八吟五診鄉霸獻功小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