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帳目。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惟是軍需冒銷,總在款目轇葛,請令各路糧臺,按旬開報,按月匯奏。”《太平天囯資料·史緻谔檔案·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禀左宗棠夾單》:“各局款目,無不親自檢閲,并囑官紳互相稽查。”
(2).項目,條目。
“款目”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賬目或款項目錄
指分條列舉的財務賬目或款項明細。例如清代魏源在《聖武記》中提到“軍需冒銷”與“款目轇葛”,即指賬目複雜難以理清的情況。
目錄學中的著錄項目
在圖書館學或文獻整理中,指目錄卡、索引或文摘中記錄書籍信息的條目。例如“題名标目”“并列題名标目”等均屬于款目範疇。
使用場景
舉例說明
“款目”一詞兼具實用性和專業性,既用于傳統賬目管理,也常見于文獻整理領域。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看漢典、史籍等來源。
款目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款字的部首是欠,總計9個筆畫。
來源:款目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中,它的意思是指款項或款式目錄。
繁體:款目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着同樣的形狀和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款目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總的來說,形狀和意思與現代字體一緻。
例句:他在這本書的款目中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章節。
組詞:款式、款待、經款、款款
近義詞:款式、款項、目錄
反義詞:款出、支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