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sh one's hands of the matter; throw up (one's job)] 作罷;丢開不管
撂手甩袖
撂手是一個漢語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停止正在進行的工作或事情,不再繼續。該詞常用于口語表達,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或決斷意味。以下是詳細釋義及例證:
指放下手頭的事務,中止當前行為,強調動作的終止性。
例:“他幹了一半突然撂手不幹了,讓大家很為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P.840)
主動放棄或撒手不管
多含消極态度,暗示不負責任或半途而廢。
例:“工程緊要關頭,負責人怎能撂手走人?”(《漢語大詞典》第9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P.1123)
短暫停頓或擱置
在特定語境中可表示暫時中斷,非永久放棄。
例:“她撂手歇了會兒,又繼續整理檔案。”(《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P.215)
例:“他撂手了重要項目,導緻團隊陷入被動。”(《當代漢語用法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P.632)
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收錄規範釋義及常用例句。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提供曆史語義及文獻用例。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詳釋方言中的使用差異。
(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上述文獻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或權威學術平台檢索。)
“撂手”是一個漢語動詞,讀作liào shǒu,其核心含義為停止繼續做某事、放手不管。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主動放棄或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帶有“不再參與、置之不理”的意味。例如:“他已撂手不管這個項目了。”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口語,常見于表達對責任、事務的放棄或推脫。如例句:“事情還沒解決,哪能撂手就走?”
近義詞與反義詞
結構分析
由“撂”(意為放置、抛棄)和“手”(代指行動)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将手頭的事抛開”。
延伸用法
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可引申為“撒手不管”的決絕态度,例如:“他撂手甩袖,轉身離開。”
若需更多例句或相關詞語擴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骜放拜揖頒賜八闼伯姑蒼生殘息誠請出谷莺詞慙丹诏費禮飛仙蓋奮筆鳳眸撫念溝壕構言鬼工毬黑潮花哄假面劇見跋攪挍角勝極當輯佚決窦口吧吧闌遮練丹兩邊倒連莖栗岡硯曆瀾霤槽木閘配列青目穹碑窮君勸善黜惡冗賤生死關頭盛載時輩石封識業酸子氣條條框框條衣投河奔井偷托危如朝露文武班沃心鄉縣小試霞姿月韻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