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詭薄的意思、詭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詭薄的解釋

(1).虛僞浮薄。《新唐書·李逢吉傳》:“因以恩爵動詭薄者,更相挻以詆傷 度 。”《金史·彀英傳》:“ 上京 王業所起,風俗日趨詭薄,宗室聚居,號為難治。”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 義山 蓋負才傲兀,抑塞於鈎黨之禍;而傳所雲放利偷合,詭薄無行者,非其實也。”

(2).奇巧浮華。《清史稿·文苑傳一·丁炜》:“故其為詩,力追三 唐 、 漢 、 魏 ,無詭薄之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詭薄”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訓釋與曆史語用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1. “詭” 的本義為“欺詐”,《說文解字》釋作“責也”,後引申為“虛僞”“奇異”等意,如《漢書·董仲舒傳》載“詭哉所謂”[注1]。
  2. “薄” 原指物體厚度小,《說文》注“林薄也”,後衍生出“輕浮”“不厚道”等抽象含義,如《論語·雍也》稱“薄乎雲爾”[注2]。
  3. 二字合用時,“詭薄”多指行為詭詐而輕浮,或形容人心險惡、品行不端,屬貶義色彩詞彙,如明代《萬曆野獲編》評人物時用“性詭薄無行”[注3]。

二、權威典籍佐證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被明确标注為“狡詐虛僞”,例證引自《宋史·奸臣傳》對佞臣的批判[注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亦将“詭”與“薄”列為互訓關聯字,強調其組合後産生的道德批判内涵[注5]。

注:因該詞彙罕見于現代漢語,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電子版(http://www.hydcd.com)、北京大學《漢典》古籍庫(http://www.zdic.net)及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實體書(2020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詭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ǐ báo,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及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虛僞浮薄
    指人的品行或社會風氣虛僞、輕浮且缺乏真誠。

    • 文獻例證:
      《新唐書·李逢吉傳》提到“因以恩爵動詭薄者”,描述權臣利用恩惠拉攏品行不端之人;《金史·彀英傳》則批評上京地區“風俗日趨詭薄”,反映社會風氣的敗壞。
  2. 奇巧浮華
    形容事物或文風追求奇異精巧而流于表面華麗。

    • 用法說明:
      此義項多用于批評過度雕琢、缺乏實質内容的風格,如清代周亮工《書影》中以“詭薄無行”否定李商隱被誤解的“浮華”形象。

二、詞素解析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需注意,該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若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人性或文風)。

别人正在浏覽...

懊侬曲報審崩亂蹩躄撥捩不着疼熱車轎愁發出入叢台大拱單薄甸邑吊哭丢眼色奉帚分親幹求豪句好佚惡勞黑理橫眉立眼驩悅漿子阱室矍駭沮溺峻宇雕牆昆苗朗榆褵襹留苦樓堞蜜語甜言牧豬奴戲内髒泥金扇強枝弱本旗杆青缣遒絶曲阿酒乳食桑菌尚好上黃韶娘死目送孝算缗錢天緣奇遇窱袅豚栅土訓土芋挖鑲箱簏蚬妹小過節兒小舅子